引育领军人才1213人 天津滨海新区打好“组合拳”构筑人才洼地创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2-12-01 来源: 天津先锋网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工作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聚天下英才而用,汇四海栋梁而任。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围绕实现“一基地三区”核心区功能定位,聚焦创新、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区、创新立区战略,支持创新主体站在引才用才的“C位”上,打出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组合拳”,以高水平人才特区引领滨城高质量发展。目前,滨海新区集聚海内外人才总量超85万人,引育领军人才1213人,各类优秀人才高度集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以创为首开放“引才”,构建极具吸引力、系统有效的政策体系
人才涌向哪里,哪里就充满活力和希望。创新驱动的关键是人才驱动,人才驱动的关键要素是“够不够开放”。改革开放创新是滨海新区的“根”和“魂”,滨城集聚人才的最大优势体现在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彰显的开放性。
近年来,滨海新区创新丰富党管人才方式方法,破解人才治理结构碎片化、服务分割化、资源不集成的难题。区委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咨询委,在天津市率先成立人才工作局,做实人才工作专责机构,引导职能部门全面融入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把“充分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作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主方向和突破点,持续创新升级人才政策供给,打出一套点上具有突破性、线上具有带动性的人才制度改革组合拳,与“海河英才”贯通叠加,形成配套完整、特色鲜明、精准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与新时代滨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模式彰显出体系化优势。
从优化升级“鲲鹏计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到制定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再到近期发布的《新区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落实支持“滨城”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滨海新区一份份破藩篱、激活力的改革文件接续出台,构建更加积极、开放、灵活、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让人才创新有平台、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价值有回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以融为要载体“育才”, 打造产才共生、产教共融的创新生态
人才为什么来,为什么扎根,为什么聚集,关键是要有适宜人才发展的生态。近年来,滨海新区对标国家战略目标、产业发展需要、企业人才需求,以产业(人才)联盟为实践载体,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做足“融合”文章,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工作体系,构建起“政府搭台、人才主角、产业发展”的融合发展生态。
2020年7月3日,滨海新区成立首个产业(人才)联盟——信创联盟,而后相继成立海洋装备、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租赁等18个产业(人才)联盟,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两年多以来,区委、区政府聚焦重点产业链布局统筹支持联盟建设,不断固盟、扩盟、同盟、优盟、强盟,“链+盟”的运行模式集成相关产业链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学会协会、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发力,共集聚1807家成员单位,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151家、世界500强企业89家,全覆盖12条重点产业链,促成产业链合作项目近3000个,涉及资金额超1500亿元。例如,生物医药联盟成员单位从成立之初198家扩展到247家,累计引进各类人才3000余名,签约项目金额达191.1亿元;海洋装备联盟成员单位由成立之初88家扩展到111家,每年培育200多名自有人才,带动产业引进近千名人才,签约项目金额达175.8亿元。
通过持续迭代,产业(人才)联盟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技术链、金融链“五链”深度融合,政产学研金用服“七要素”高效联动,不仅成为协同创新的聚能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人才集聚的强磁场,也成为产教融合的承载体。龙头企业、“双一流”高校以及校企合作衍生的权威科研机构被推选为联盟主席、副主席单位,共同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探索出人才共育定制培养、共建学院合办项目、技术创新联合攻关、供需对接资源共享四种模式,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联盟企业与全国5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100余项合作,超过85%为产业学院、课程开发、技能培训、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产学研项目,实现产教良性互动、产才共生共融,产业集群逐步向产业创新共同体升级。
以绩为标精准“用才”, 形成自主认定、人尽其才的评价体系
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滨海新区把对产业人才的定义和支持权限授权给用人主体,按照人才集聚程度、科技创新能力等维度,遴选重点领军企业、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研发平台等创新型用人主体作为重点人才引育支持单位,赋予其自主认定青年人才,推荐认定重点人才、领军人才的权限,将新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均纳入认定范围,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已遴选的创新主体中,“1+3+4”产业主体占54.5%,国高新、雏鹰、瞪羚、科技领军企业占40.1%,支持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导向更加鲜明。支持创新型用人主体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根据职业道德、岗位职责、技能水平、绩效考核、科技成果、实际贡献等,自主建立精准科学的人才认定标准。目前,已支持超过2700家创新主体自主认定人才9万余人。
具体评价过程中,破“四唯”立新标,以业绩贡献论英雄,坚决不把职称、学历、头衔、获奖等情况作为人才项目评审的唯一参考依据,着力破解人才认定标准不科学、不精准的难题。在2022年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评审中,把评价权交给产业一线,从各开发区到产业(人才)联盟、主题园区再到创新主体逐级授权,离人才最近、最了解人才的用人主体当主角,提出人才评价标准、评价意见,区委人才办对推荐的申报人选“照单全收”,着重评审申报人选的创新价值、实际贡献、业绩和科研成果,实现“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
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结构工程师杨险峰虽只有中专学历,但他凭借着钻研精神和公司搭建的平台,练就了纯熟的技术,多年致力于破解水下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先后13次获发明专利授权,成为机加工领域的顶尖人才。针对杨险峰这样创造大量技术成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线高技能人才,滨海新区开通职称评审“直通车”,直接授予其高级职称,打破了人才成长“天花板”。2022年2月,杨险峰获评天津市技能人才最高奖项“海河工匠”。
人才为本环境“留才”, 营造心无旁骛、潜心创新的发展环境
人才引来了,能否留住至关重要。让人才心无旁骛创新创业,始终是滨海新区人才工作的追求。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在激活发力上做增量、在后顾之忧上做减量,优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生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最优环境。
围绕“活”字,新区用活人才管理机制,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破除管理体制僵化、人才激励弱化、成果转化乏力的机制障碍。坚持以用立业,着眼于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放手让人才心无旁骛聚焦主业、专注科研、潜心创新,制定出台新型研发机构深化改革指导意见,建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金融支持”四位一体运行机制,加快推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清华天津电子院、浙大滨海研究院、天津先进院等重大科创载体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升级,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创新成果。
这里突出创新效能,大胆探索“理事会(领导小组)+新型研发机构+运营公司”模式,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打通从科技强、人才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的通道。受益于改革红利,2021年滨海新区科研院所签订的技术交易合同在数量和交易额上呈现井喷式增长。
这里突出创新激励,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种麦子的人有好面吃”,鼓励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以“现金+股权”的方式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率先实现将成果转化总收入的70%奖励给成果完成者,惠及研究所各领域研究单元,涌现出了“亿元教授”“千万元教授”。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显示,在全国3554家高校科研院所中,该所成果转化(许可、转让、作价投资)合同额位列第31名、许可方式合同额位列第13名。
围绕“优”字,新区做优人才发展服务保障机制,构建便捷高效、开放包容、无限可能的人才服务体系,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服务内容增量扩面,升级出台“滨城人才服务证制度”,按照“既管大又管小、既管工作又管生活、既服务本人又兼顾家人”的原则,对人才实行“专家+管家”服务,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提供成长乐业支持和宜居乐游服务两方面、10大类事项。目前,人才服务证服务事项已拓展超过90项,仅购房购车就为人才节省了150余万元,人才获得感、体验感、归属感明显提升。服务方式便捷高效,支持服务集成,“一证在手、服务全有、一证通行”,实行审批“秒批”新模式,人才足不出户即可申办电子服务证;线上随时领券+线下一扫即用,实现服务“秒到账”,畅通政策兑现“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服务模式全周期全要素,坚持“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优化人才资源要素服务供给,建设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滨城园区)和滨城人才大厦,已集聚30余家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正在走向规模集聚化、服务专业化。
作为天津市打造人才集聚平台战略支点中的重要支撑,滨海新区将立足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勇当人才工作创新开路先锋,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高水平建设人才特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集成优势,构筑引育人才创新载体,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优化人才科技创新服务新生态,持续创造宜居宜业、创新创业的优越环境,引育“高精尖缺”创新人才,为“滨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和强劲创新动能。
来源:津滨海
原文链接:http://www.tjzzb.gov.cn/ywkd/zzgz/202211/t20221123_941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