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发与中央党校
发布时间:2023-01-31 来源: 天津先锋网 作者:佚名
邓发,原名邓元钊,1906年生,广东云浮人,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底,中共中央任命邓发为中央党校校长。从1939年12月开始到1943年3月结束,邓发在中央党校的任期长达3年多。在党校工作期间,邓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为党的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一
邓发在中央党校工作期间,严于律己、平易近人,与党校的教职员工和学员打成一片;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不论是教学、政治思想还是后勤等工作,他都亲自过问,仔细安排。
邓发很早就参加革命工作,但他从来不摆老资格。在党校工作期间,他和学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是学校的管理员或工友呢!中央党校学员贺安在1941年冬天带着介绍信来中央党校报到,误把邓发当做学校的炊事员。在搞清楚邓发的真实身份后,贺安到邓发的房间向他说:“邓发同志,我向你道歉吧,刚才我误会了,你在校门口铲雪的时候,我以为是管理伙食的事务人员。”邓发诙谐地说:“你没有说错,我本来就是厨子出身。”贺安回忆说这个时候20多个学员涌进了邓发的房间,参加邓发组织的座谈会。他感叹道:“我看见同学们是那样愉快的围绕在他的周围,是那样融洽一片,我一想自己刚才对他的无礼貌粗野的语言,内心起了一种羞怯的忏悔,直到我走出他的房间,心里还是不安的很。”从贺安的回忆可以看出,邓发校长是多么有亲和力啊。
正是因为邓发的朴实亲切,学员们也喜欢和他谈心,他也最能体贴别人的困难和要求。他经常勉励青年学员,向他们讲述革命伟人的历史故事。党校修建大礼堂时,邓发与学员们一起搬运砖料,日夜忙碌。他还带领学员参加大生产运动。多年后学员们回忆邓发时说:“他名气很大,资格很老,但没有一点老资格的味道。”“(下课后)经常跟我们开玩笑,说说广东话,非常亲切。”邓发还常在晚上找党校的炊事员、勤杂员谈心,征求他们对党校工作的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邓大哥”。
1941年至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解放区在经济上和财政上存在严重困难,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各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邓发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与有关同志研究搞好蔬菜生产,扩大猪圈,改善学员生活。中央党校学员荒苇曾写过一篇文章:《片段的回忆——邓发同志做党校校长的时候》。他在文章中说:“邓发同志做党校校长的时候,他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他常常亲自到班上来,详细地研究全班的学习计划,检查我们对计划执行的情形;上课或自修,哪怕是夜晚他都上山去检查。同时还注意我们宿舍的卫生设备,并常常督促工人去修理。吃饭的时候,他也常来检查饭菜的好坏,经常与校务处同志研究如何使我们能多吃些肉、面。他想了很多办法扩大农业生产,……他还经常到医务所去慰问有病的同志。他对于我们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
二
当校长工作很忙,但邓发总是亲自负责为党校的学员讲授《党的建设》和《职工运动史》等课程,始终把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由于家境贫寒,邓发只读过小学,但由于他刻苦钻研,又有实际斗争经验,讲课时结合自己青年时代从事工运工作的亲身经历和实际斗争经验,理论联系实际,讲课内容具体、材料丰富、事例生动、深入浅出,很受学员欢迎。许多听过他演讲的人,包括一些中外有名的记者,都很钦佩他。邓发对知识分子非常尊重。一次几个知识分子帮助他抄写“讲授提纲”。他谦虚地说:“我写的不够有条理,麻烦你们在抄的过程中也研究一下,给我提些意见。”
革命战争年代条件艰苦,再加上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邓发的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但他尽一切可能克服困难,从不耽误学员一次课程。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邓发同中央的其他同志一起研究对策。有一次,他整整两天没睡觉,当天,他还在中央开会,可是按照之前的教学计划这天应该由他上大课。怎么办呢?学员们都觉得:邓校长太忙了,他已经两天没有睡觉了,现在还在会议上,最好今天让校长休息休息。教务处也同意调整课程。可是,在将要上课的前一刻钟,邓发从中央开会回来了,他马上叫人通知上课。大家要他休息,而他说一切照常,只需要给留10分钟的吃饭时间,绝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休息影响1000多人的学习、影响既定的教学计划。上课时间到了,他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课堂。邓发语气坚定地告诉大家:“任何反动逆流我们都不怕,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但是我们也要加紧提高能力,学习掌握党的政策。在任何艰苦和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安心学习,按照计划来进行工作,绝不应该有所懈怠。”
三
邓发担任校长期间,亲历了中央党校的改组。邓发初到中央党校时,党校组织机构基本上没有变化。基本上是五门课,即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党的建设和文化课。文化课包括语文、算术、地理、历史。文化班的党员还要上党的建设课。学员班次到1941年初共有14个班,有学员近800人。5月间,因有的班次毕业还剩下11个班,共638人。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运动的开始。他在报告中提出全党必须改造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在上述背景下,邓发坚决贯彻中央精神,使中央党校的教学与整风相适应。从1941年9月起,中央党校即停止学习原有的五门课,改学抗战以来的政冶、经济、军事、文化。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爆发了太平洋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的形势均发生了大的变化。为应对时局发展变化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中央党校不再办县级干部班和文化班,而集中力量培训党的高级干部。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42年1月17日通过了中央党校的改组计划。这个计划明确规定:党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培养具有理论及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干部(地委、地常委、部队旅团级以上干部及个别县委书记)。学员入校按文化程度分为正科、预科两种班。由邓发、王鹤寿、胡耀邦等组成考试委员会,对入校学员进行考试。这个计划还决定:仍由邓发任校长,新增秘书长一人,由黄火青担任,协助校长处理党校一切的日常事务。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之后,邓发报告了中央党校改组的经过。他在报告中指出,理论与实践一致,克服教育中的教条主义与主观主义,力求从实际出发,学习掌握理论方法,是党校教育的新方针。这条新方针和其他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对于党校的思想建设起到积极作用。邓发认真地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常以自己的经历,深刻地讲述论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必要。他说:“我过去虽然做过一些工作,但对于理论的学习,如果没有革命的知识分子,把马列主义书籍翻译过来,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了解程度。而革命的知识分子,仅有理论上的知识,却不吸收工农分子的经验,那么,他也将是一个教条主义者。”
194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讨论中央党校的改组和课程问题。毛泽东在会议上明确指出,“党校课程要改造。现在党校教中国古代史及西方史,离现实太远。应首先进行反对主观主义与宗派主义的教育”。这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的新决定。决定指出:“今后党校直属中央书记处,其政治指导由毛泽东同志负责,组织领导由任弼时同志负责。其日常工作由邓发、彭真、林彪三同志组织管理委员会管理之。原有党校管理委员会即行取消。邓发同志仍为校长,并主持校务会议。”
1943年3月,毛泽东亲自兼任中央党校校长,邓发不再担任此职务。1946年4月8日,邓发、王若飞、秦邦宪、叶挺等同志在重庆乘飞机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吕梁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时年40岁。4月19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和延安群众三万余人在飞机场举行追悼大会,悼念死难烈士。中央党校给邓发送的挽联是:“生为人民死为人民至大至刚存浩气,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再接再厉共兴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 韩晓青〕
来源:学习时报
原文链接:http://www.tjzzb.gov.cn/xfgs/202301/t20230113_946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军中“秀才”肖向荣
- >>下一篇: 生是为中国 死是为中国——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