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时评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警示案例 > 正文

历史文化源流 | 因地制宜 扬长补短

发布时间:2021-03-31     来源: 南粤清风网     作者:佚名    

  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

  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出自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赵晔是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人,东汉史学家,著有《吴越春秋》《韩诗谱》《诗道微》《诗细历神渊》等书,《后汉书·儒林列传》中有他的介绍。东汉名臣、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父亲)读到赵晔《诗细历神渊》,大为感叹,认为比王充的《论衡》还要好。

  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之事,重点记载了两国此消彼长、相互攻伐的争霸过程。该书以编年记事,前五篇记录吴国之事,从吴太伯开始,止于吴王夫差,后五篇记录越国之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国语》《左传》等文献之不足。

  与吴越争雄差不多同时期的《晏子春秋》,也记载了一则因地制宜处理事情的故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齐相晏婴出使楚国,向楚王讲了一个道理: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只是树叶长得像罢了,果实味道却不同,是因为水土不同所致。晏婴讲出了这个道理,一下子令楚王豁然,解除了外交场合的尴尬。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今天甘肃玉门关一带的汉长城遗址,仍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这里的长城,就是古人因地制宜采用芦苇或红柳以夹沙的方式修筑而成,与今天所见的砖石万里长城外观截然不同。

  因为这里干旱少雨,缺少筑墙的黏土,只生长耐旱的芦苇、红柳。当年在此戍边的军民就先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条、再铺一层就地挖取的沙石,一层一层地铺筑起汉长城,同样稳固。历经了千百年的风沙洗礼,至今仍矗立在西部戈壁大漠之中。游人至此,无不肃然起敬,在凭吊历史文化遗迹之余,油然生发出一份文化自信。

  扬长补短,较早可见于唐代陆贽论人才的一篇文章《人之才行 自昔罕全》:“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陆贽是中唐贤相,他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讲的是选拔使用人才要注重用人之长、补人之短,意思是“如果能取长补短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用的人;如果苛求短处不计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被用的人”。陆贽为官执政期间确实是这样做的,他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力挽唐朝摇摇欲坠的危局。贞元八年(792年),他主持进士科试,韩愈、欧阳詹、李观等八人登第,时称“龙虎榜”,誉为“天下第一”。他的学养才能、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苏轼就认为陆贽有“王佐”“帝师”之才,文辩智术不在西汉张良之下,苏轼的奏疏文论深受他的影响。

  有一个堪称家喻户晓的故事田忌赛马,就体现了明显的扬长补短智慧。孙膑建议田忌用下等马对付对方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付对方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付对方的下等马。田忌听了孙膑之言,三局两胜,赢得齐王的千金之礼。孙膑也因此大获赏识,田忌把他推荐给了齐威王,“遂以为师”。这则记载,见于《史记》第六十五卷《孙子吴起列传》。

  扬长补短,既是传统的古老的智慧,也是与时俱新的工作方法。比如,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其中就明确提出:“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由此可见,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事业发展,辩证地处理好长处与短处的关系,都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各地区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书写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www.gdjct.gd.gov.cn/shgc/82386.j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