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 基层提升“内核”强能力 一线实干“真功”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3-05-20 来源: 红星网 作者:佚名
常宁市选派534名驻村干部扎根410个村(社区),坚持深入基层提升“内核”,实干创新出乡村发展“真功”,在驻村帮扶岗位上积极担当作为,有力推进常宁市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聚焦狠抓落实能力,当好党建引领、细处着力的“领头雁”。党建为魂,驻村干部抓牢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融合点、创新点,抓细抓实“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屋场恳谈会”等党组织生活,在“党建五分钟”“微党课”“小心愿”“志愿服务岗”等细处着手,提高自身抓工作的落实力、推动力和实践力。帮助选优配强村干部、后备干部,发展年轻党员,发挥“领头雁”带队作用,保持“创”的思想意识、“拼”的精神状态、“实”的工作作风,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2022年来全市驻村干部为民办实事483项,帮助解决脱贫群众就业1013人,后盾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到村调研指导619人次,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聚焦统筹协调能力,用好依规办事、凝聚合力的“金钥匙”。“村级事务千头万绪,依规办事第一条”,工作中,驻村干部注意与村“两委”进行统筹协调,指导村“两委”修订村规民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疫情防控、民生项目推动、新村规民约制定等工作中,激励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注重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组织党员工作队、屋场行动服务组到湾场、小组,通过开“屋场恳谈会”、“发展商讨会”等方式,团结乡贤人士,凝聚各方力量,谋划做好村级规划,选准致富项目,积极创办“乡村振兴车间”“乡村工厂”,做到早发力、抢机遇办好民生实事,完成好重点工作任务,把村里的各项谋划变成实实在在的举措和发展成果。2022年来,驻村干部与村里开展屋场恳谈会752场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821个,发展特色产业项目126个,促进各类产业项目落地401 个,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275个。
聚焦组织发动能力,做好深入实干、引领发展的“示范牛”。驻村干部深入走访群众,常态化密切联系群众,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夯实村里各项基础工作。着力建强屋场行动服务组、党员工作队等骨干队伍,完善村(居)民代表服务群众组织体系,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驻村干部与村“两委”干部推行“党建+产业联盟”模式,驻村第一书记担任村里产业发展指导员,发扬“孺子牛、拓荒牛、实干牛”的示范带头精神,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摆到促乡村产业振兴的首要位置,齐心聚力实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创新支部带产业,党员带群众,推动资金共筹、项目共建,支部建在联盟上、产业连成大联盟的发展模式,实现服务共管、品牌共创、成果共享,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2年,常宁市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3个,占42.1%,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16个、100万元以上的村6个。
聚焦知责担当能力,举好督促考核、树立典型的“指挥旗”。“旗帜所向,奋勇争先。”市驻村办坚持用工作说话,用实绩度量,用好考核评比“指挥旗”,树牢绩效考核“风向标”。形成了“绩由事考、人以绩论”的良性循环。抓好季度考核、日常督导,采取每月“四不两直”督导、每周视频抽查等方式,对驻村工作的业务开展、制度落实、走访群众、作用发挥等工作成效进行专项督核。驻村干部落细驻村工作“标准”,主动担当尽责,紧扣村级集体经济建设、乡村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日常工作标准化,主动履职担当,乡村振兴一线积极实干。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树立驻村“标杆”。市乡两级对驻村工作情况实行“红黄旗”标识管理,建立季度“流动红旗”评比先进机制,激励驻村工作创先争优。2022年来,宣传推介塔山乡、新河镇、洋泉镇、柏坊镇、蓬塘乡等驻村工作典型事迹30余篇,宣传树立驻村典型“他把生命献给了瑶山”驻村干部吴湘衡同志。2022年度考核177名驻村干部评为优秀,进一步激励带动驻村干部积极担当,在乡村振兴一线奋勇作为。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3/05/09/142124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俺们的驻村故事】念好“四子经” 乡村振兴迸发新活力
- >>下一篇: 灵山:利用“壮族三月三”开展纪检监察信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