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时评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文化 > 正文

为有暗香来

发布时间:2021-03-31     来源: 西藏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冬春之交,到梅花山寻梅,寻得一份清洁、高雅。

  梅花山位于江苏南京东郊,因山上遍植梅花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每年早春时节,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枝条上那一簇簇蓓蕾,像极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娇艳动人。梅花的淡淡清香在周边四散开来,刹那间,便让人醉倒在梅的海洋里。

  细细想来,梅香早已不是嗅觉中的一味,也不再局限于眼眸中梅之身形,而是幻化成一种文化符号,无处不闻其香,无处不见其雅,无处不见其神。

  中国自古就有赏梅的习俗。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于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那时的梅花品种,当系既观花又结果的兼用品种,主要属江梅型和官粉型。西汉末年扬雄的《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说明当时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

  梅花与兰花、竹子、菊花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诗经》中就用梅来赞美人的品质,“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此民歌主要是先秦时期,秦地百姓赞颂秦公的君王之气,表达了敬仰之情,而梅树正是衬托了秦公高雅脱俗的品质。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北宋诗人王安石在《梅花》中,将梅花视作纯洁的雪,长在墙角,甘于寂寞但毫不自卑。诗的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则写梅花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意品格高贵。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比喻那些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千百年来,梅花精神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

  在梅花山赏梅,驻足,凝望,周围除了静谧,还是静谧……(小文)

  


原文链接:http://www.xzjjw.gov.cn/wh/62031.j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