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抓两头 带中间”产业兴 百姓富
发布时间:2023-11-06 来源: 共产党员网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贵州省大方县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个重大改革课题,以深化抓好“前头”强引领和“后头”重销售,带动中间生产环节的“抓两头·带中间”模式为抓手,突出县级领航、乡级领责、村级领办,着力解决组织发动难、生产成本高、产品效益低、合作社大包大揽等难题,助推基层党组织领办集体经济实体高质量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同赢共富。截至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892万元,积累共计1.94亿元。
抓“前头”强引领,让乡村产业活起来。统筹规划兴业。突出以党建引领发展,充分发挥县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强化政策支撑,紧盯市场需求,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全县上下形成“一盘棋”。探索多条路径差异化发展集体经济,指导29个乡(镇、街道)制定“一村一策”,以产业兴旺助推党组织领办集体经济实体高质量发展。联营合作强村。聚焦集体经济规模小、资源有限、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坚持以示范带动,组织地域相近的村开展多领域、多方式联营合作,推动村村、村企联建,以点带面,促进强弱打捆发展、优势互补,区域内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在7个条件成熟的乡镇深化拓展“以强带弱、强强联手”的发展模式,在46个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7个联合社,集中优势资源,抱团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发展格局。整合资源富农。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力量,积极谋划产业发展项目,争取中央衔接资金1050万元用于扶持壮大15个村集体经济实体。围绕利用不足的闲置资源,开展资产摸底评估,整合土地75万亩、房屋356座、山塘水库26个,以入股、租赁等方式统一盘活,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让群众“零成本”开局,解决组织发动难的难题,打消群众后顾之忧,推动“沉睡”资源变富农资产,促进共同富裕。
抓“后头”增效益,让乡村产业兴起来。打造特色品牌。实施“品牌兴农”工程,依托现有的天麻、冬荪、漆器等地理标志产品,结合产业区位优势,聚焦产品特色,持续加大对集体经济实体农产品品牌建设扶持力度,打造了大方天麻、雨冲白茶、奢香贡茶、乌蒙山泉小龙虾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借助“直播带货”“农产品推介会”“天麻节”等形式多渠道、宽领域开展品牌推介,扩大品牌影响力、打响品牌知名度。延伸产业链条。以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为着力点,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第一产业主导地位。依托一产优势,着眼于高精尖产品市场,注重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改革发展路径,结合区位优势、闲置资产、市场导向、群众需求,发展急迫产业,打造“周末经济点”7个、“乡村旅游点”6个、“服务创收点”6个,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销售渠道。深度挖掘县内市场潜力,探索签订联结协作订单,联结学校、机关、医院、企业、农贸市场、社区、超市等消费市场,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实体“订单式”向学校输送蔬菜760余吨、豆类300余吨、蛋类78余吨、肉类90余吨。抢抓农工党对口帮扶机遇,积极开拓对口帮扶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销售市场,借助“贵品出山入港融湾”,携系列天麻产品亮相2023香港美食博览并开展推介,实现县内县外“双线发力”。
带“中间”提动能,让乡村产业旺起来。集聚群众之智。全方位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产业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逐步培养群众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的主人翁意识,为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干群齐心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氛围。健全监管机制,保障村集体经济实体发展在群众的参与、监督管理下运行,真正做到民主决策,避免合作社大包大揽。凝聚群众之力。坚持把群众参与作为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鼓励有能力的群众向集体经济实体承包经营产业的一部分或产业链的一环,切实做到把“中间环节”交给群众,强化利益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采取“产业由农户发展,收益由农户享有”的模式,提高群众生产管理的积极性,让农户成为发展产业的主力军和受益者。汇聚群众之才。注重引进和培育双管齐下,把本土优秀青年、技术人才、经营能人、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等吸引到集体经济实体担任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坚持重点培训和日常培训相结合,将集体经济实体管理人员纳入年度培训计划,今年已组织40余名村集体经济实体负责人赴浙江观摩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开拓发展思路。同时,做好“送教上门”,选派党建指导员、金融咨询员、技术服务员、市场营销员通过现场指导、实地培训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00余人次。
原文链接: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5464098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人居环境“细梳妆” 乡村“颜值”大提升
- >>下一篇: 安徽岳西:让党性教育“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