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探索农村党员“三定”管理 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发布时间:2023-11-05 来源: 红星网 作者:佚名
农村党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锋队”。近年来,醴陵市主动适应农村党员队伍新变化,在“定类、定式、定量”上积极探索,推动“统抓统管”转向“一类一策”,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
精准定类,变“一把抓”为“分类抓”。对全市2.8万余名农村党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确保做到“六知”,知道每名党员的年龄、文化程度、政治素质、专业特长、任职情况、身体和家庭状况。根据农村党员特点,将农村党员分为5类,即在村任职党员、外出务工党员、在家从业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其中,在村任职党员主要指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长、网格员、辅警等担任村级组织职务的党员;外出务工党员主要指离开本村在外务工或经商的党员;在家从业党员主要指长期在农村生活,未在各类村级组织中担任职务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主要指因灾因病、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年老体弱党员主要指60岁以上的老党员,或因身体残疾、重大疾病等难以自理的党员。
精准定式,变“一刀切”为“分类管”。针对农村党员不同类别,实施“五式”管理,搭建履职平台,助推党员作用发挥。对在村任职党员实行“目标式”管理,按岗位建立履职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实行承诺践诺。对外出务工党员实行“跟踪式”管理,建立“一对一联系、一节一问候、一年一座谈”服务机制,在外出务工党员中常态化开展“提供一条建议、带回一条致富信息、奉献一份爱心”活动。对在家从业党员实行“定岗式”管理,结合其特点,设置“发展型”“治理型”“服务型”3个基本岗位,让在家从业党员“有岗有责、有责有为”。对生活困难党员实行“帮带式”管理,对有劳动能力的开展农村特色产业、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培训,引导发展小农产业或工匠技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对年老体弱党员实行“关护式”管理,建立“五必到五必访”制度,遴选身体健康、热心公益、处事公道的协助村务管理、参与基层治理、发挥老年余热。
精准定量,变“一揽子”为“分类考”。依托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出台农村党员积分管理“1+5”办法,即制定1个《醴陵市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积分细则》和在村任职党员、外出务工党员、在家从业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的5个积分管理办法。明确党员积分由基础分和加分构成,立足不同类型党员特点,在基础分和加分方面进一步细化量化,使每类党员积分开展有差异、有针对性、可量化、可比较。同时,不折不扣地按照程序实施,年底分类做到“错有罚、好有奖”,扭转农村党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调动全体农村党员积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中,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3/10/25/143729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培训示范班侧记
- >>下一篇: 东安县:“三心”助推党员教育电教片出新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