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劳村:生活甜如“菠萝蜜”
发布时间:2023-12-29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拉劳村隶属于云南省盈江县新城乡广丙村委会,是一个典型的傣族村落。过去,村里的菠萝蜜虽然丰产,但受交通不畅等困扰,无法卖出好价钱。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和乡村旅游发展,拉劳村的菠萝蜜成为市场新宠,助力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村民穿上盛装参加“麻榔节”
完善设施改善环境
夜幕降临时,记者跟随广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明晓安的脚步,走进拉劳村。村内家禽的叫声伴随着潺潺水声从远处传来,村民或坐或站在庭院外,有说有笑,怡然自得。
“来这里的人,都要听一听我们这里的一树分三枝的‘麻榔王’树的故事,它是我们村最亮丽的一张名片。”明晓安说。
“麻榔”是傣语的叫法,就是大家熟知的菠萝蜜。一到夏末,菠萝蜜的香甜气息就萦绕在拉劳村周围。可惜的是,早些年受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等因素制约,拉劳村的优质菠萝蜜无法助农增收。
2014年,这样的状况终于得到改善。当时,拉劳村被列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并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获得280万余元的项目投资。
“当时,我们从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等村内最急需改善的问题着手进行提升。”明晓安说,村里将这笔项目资金用于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院落美化、居住净化,使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游客逐渐增多,拉劳村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好去处,之前不值钱的菠萝蜜,也成为游客的抢手货。
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如果仅靠菠萝蜜,村民想增收致富很难。”明晓安表示,为此,村里想到以菠萝蜜产业为载体,深入挖掘傣族传统文化,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说干就干,拉劳村依托沪滇协作帮扶资金,在村中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观光小道、旅游服务区和农特产品销售区等,同时提升改造榕树景观区、采摘体验区等,不断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早在2015年,拉劳村就抓住菠萝蜜产业优势,首次举办“品尝拉劳麻榔,体验傣家风情”乡村文化旅游节,并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拉劳村“麻榔第一村”的名声。
“菠萝蜜在德宏各地都有种植,但麻榔乡村文化旅游节只在拉劳村举办。每到‘麻榔节’,各族群众聚在一起欢歌纵舞,晚上有傣剧演出,小吃街提供上百种特色小吃。”明晓安自豪地说,2022年“麻榔节”期间,村里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最吸引人的是麻榔拍卖环节,“味道最好”“重量最重”“外形最佳”“体积最大”和“树龄最长”的5个“最”麻榔,合计拍卖金额2万元。其中,树龄最长的麻榔以6000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历史纪录。
如今,“麻榔节”已经成为宣传新城乡、推介拉劳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增收路子越走越宽
日前,记者走进拉劳村,在村道两旁、田间地头都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菠萝蜜树,硕大的菠萝蜜挂满枝头。目前,拉劳村集中种植180多亩2800多棵菠萝蜜树,有的树龄超过500年。
每到菠萝蜜成熟季节,十里八乡的游客纷至沓来,一睹拉劳村“一树分三枝,三枝味不同”的“麻榔王”,赴一场菠萝蜜“盛宴”。
“我家共种植菠萝蜜60多棵,去年仅卖菠萝蜜的收入就有3万多元,最多的一棵年收入有1万多元。”菠萝蜜种植户方小景表示,没想到从小司空见惯的麻榔树,如今结的是“金果果”。
“对拉劳村发展菠萝蜜产业,我们有科学规划和指导。”明晓安说,拉劳村把各家各户承包的土地全部纳入集体管理,在保障群众“谁种植谁受益”的前提下,以“统一管理,统一开发”为原则,带领村民种植菠萝蜜。“仅菠萝蜜一项产业,每年全村收入增加近200万元。”明晓安表示。
同时,乡村旅游也给村民带来了发展机遇。竹笋、傣族牛干巴等过去无人问津的农特产品,如今成为紧俏货。有的村民通过销售撒撇、烤罗非鱼等傣族小吃,一天就能赚取2000多元净收入。
“以前交通条件不好,我们辛苦种出来的农产品根本卖不出去。”村民万小荣高兴地说:“现在路修好了,路灯亮了,村子干净了,村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村庄环境更加优美,我们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本刊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何成全/文图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3/10/25/4302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大三家村:挪出穷窝建新村
- >>下一篇: 阿着底村 融合发展乡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