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四式”工作法 构建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4-04-30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专稿:近年来,为有效破解党员教育管理中“活动难开展、考核难评价、激励难应用”等难题,巢湖市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的方式方法,注重满足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老弱党员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着力构建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新格局。
“履职+考核”目标式管理,让在职党员“有位更有为”。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按照“群众点单、线上下单、党员接单”流程,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主管+社区协管”的双向互动机制,实时更新公益岗位、志愿服务、小区治理等板块内容,线上发布群众需求,组织全市2900余名市直及驻巢单位在职党员认领一批“微心愿”“微公益”“微民生”,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党员干部参与率达100%。依托乡村网格进行基层组织体系重构,实行“支部书记网格指导员+党小组长网格长+党员网格员+村民”网格管理模式,全市共划分网格1804个、选配网格员6696名,聚焦“群众说事、代表议事”,广泛开展结对帮扶、走访群众、政策宣传、关爱特殊群体等党性实践活动。
“设岗+服务”定责式管理,让无职党员“有岗亦有责”。按照“因需设岗、因事定岗、因人立岗、以岗定责”原则,结合党员个人能力素质、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等因素,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实用技术示范、民事纠纷调解等多种岗位,引导全市177个村(社区)2700余名农村无职党员主动亮身份担责任,认领力所能及的公益岗位。完善履岗践诺晾晒机制,制定年度目标、任务、责任“三联单”,明确目标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将党员履岗践诺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对履岗好、为民实、群众评价高的农村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选,推动无职党员管理由“软指标”向“硬杠杠”转变。2023以来,累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300余次,服务群众9300余人次。
“联系+引导”跟踪式管理,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建立“市级牵头、镇街主抓、村社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同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双向三找”活动,动态更新全市3086名流动党员“一人一档、一村一表、一镇一册”台账,确保流动党员“回有登记、走有注销”。优化升级镇街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会“幸福”驿站等活动场所,为流动党员提供红色教育、党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咨询等服务,确保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充分发挥流动党员信息来源广、思想观念新、影响范围大的优势,组织召开“游子归巢”“爱巢有我”等流动党员座谈会、茶话会80余次,邀请流动党员针对家乡发展集智群力,收集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意见建议170余条。
“帮助+激励”关怀式管理,让老弱党员“暖心更安心”。借助红色小管家、网格员等力量,实地对全市52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进行梳理分析,全面掌握10581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情况,完善动态管理台账,主动为年老体弱党员送学上门,激发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常态化开展困难党员关心关爱工作,有针对性地对113名长期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党员开展家庭走访慰问,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讨薪维权等实际困难,形成“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良好效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整合农业农村、人力资源、教育等部门单位资源,开展“课堂+阵地+实践”220场次,涉及农业种植、家政服务等技术培训60场次,培训人数达4100余人次,有效增强了党员的技术水平和致富带动能力。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63093?ClassId=616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砀山县:“选、育、留”助推党员发展工作提质升级
- >>下一篇: 芜湖市镜湖区:聚焦“三个环节” 让流动党员有“学”更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