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竹文章” 普洱市监督护航竹产业拔节向上
发布时间:2024-06-26 来源: 云南省纪委监委 作者:佚名
近日,投资2亿元的云南普洱竹藤产业科创园项目在思茅区南屏镇曼歇坝村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全市竹产业标准化、科技化、融合化转型升级,推动竹产业发展成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和发展基础,念好“山字经”、做足“竹文章”,从一根竹子串起一条产业链,以有力措施推动竹产业升级、动能再造,蓬勃发展。
随着雨季来临,思茅区倚象镇石膏箐村的甜龙竹笋进入丰收期,漫山的甜龙竹拔节生长,远远看去连片竹林青翠茂盛,宛如绿色屏障。走近一看,一个个甜笋破土而出,甚是喜人。
“郑老哥,好久不见,上次农技员给你推荐的甜竹品种效果怎么样?种植、管理有没有困难?市场销路怎么样?”
“新引种的甜龙竹枝干壮硕,鲜笋肉质脆嫩、鲜甜可口、产量较高,合作社统一收购,价格也不错。”石膏箐村民老郑笑着边将打好的竹笋放进背篓,边与前来走访的区纪检监察干部交谈。
石膏箐村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具备种植甜龙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但老品种甜龙竹,日常管护粗放,产量不高,品质不佳,价格低,不受市场青睐,一直是困扰村民增收的难题。
特色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思茅区纪委监委贯通巡察监督和派驻监督力量,督促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切实做好新竹种引种、栽培管理技术帮扶、产品产销等重点工作,针对相关的政策难点、项目推进、服务痛点、监管盲点等“中梗阻”,督促职能部门改进作风、改善服务,助力产业发展,用监督实效为乡村振兴“增色赋能”,真正擦亮“中国甜龙竹之乡”的金字招牌。
据了解,思茅区共种植甜龙竹3.25万亩,产量达1万余吨,产业基础良好,逐步发展成为继茶叶、咖啡之后又一支撑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竹资源丰富,有竹林5.4万亩,纯粹笋用的在1万亩左右。该县在做好前端种植、销售的基础上,逐步尝试探索竹产业发展更广阔的空间。
走进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绵竹、黄竹、龙竹、苦竹、甜龙竹为原料制作的各类竹浆、竹绒毛浆整齐码放在生产车间,等待装车运往国内外需求企业。
“竹纤维较桉木纤维长,透气性、吸湿性及导水性能好,竹浆、竹绒毛浆含有竹醌,用其生产的下游产品具有自然的杀菌、抗菌、抑菌效果。”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公司采购竹片达15万吨,采购金额达1.6亿元左右。
小小一根竹,一头连着低碳环保,一头连着产业发展。景谷县纪委监委结合“一月一监督”清单制度,将特色竹产业纳入日常监督工作重点内容,围绕竹产业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惠农政策落实、产业链延伸等关键环节,深入一线常态化开展“蹲点式”“嵌入式”监督和明察暗访,严肃查处竹产业项目实施中吃拿卡要、挪用截留、贪污侵占等行为,护航竹产业健康发展。
一根竹材10块、一斤鲜笋20元、一件竹器上百元……无独有偶,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通过既“督”又“帮”,压紧压实相关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护航按板镇联盟村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发展雷竹笋种植项目,除了大力发展鲜竹笋、干竹笋、竹材、竹器等多元化产品外,还因地制宜发展竹下生态种养殖业,同时加快发展雷竹旅游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监督绝不能缺位。”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护航特色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起来,以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监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郭春祥)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4/yunlingyaowen_0612/1297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云南马龙建立片区协作办案机制 优势互补解难题
- >>下一篇: 青柚树结出“致富果” 河口县一线监督护航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