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班老乡:“小坚果”变身兴边富民“幸福果”
发布时间:2024-08-14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眼下,正是临沧坚果长势正旺的季节,走进沧源县班老乡上班老村坚果产业示范基地,一片片绿油油坚果树映入眼帘,一串串碧绿圆润的果实挂满枝头,已丰收在望。
近年来,班老乡通过打好打响红色、绿色、抵边“三张牌”,加快构建“1+3+N”产业发展体系,以“五化”力促“五变”工作举措,牢牢抓住临沧坚果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依托热区特色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小、精、全”产业链,打响临沧坚果“班老品牌”知名度。
“通过政府提质增效项目投入,有效解决灌溉用水和产业路难题,专家团队也经常来我们寨子指导,村上也开设了‘坚果小课堂’,种植技术和种植条件实现了‘双提升’,坚果品质也越来越好;去年,我家亩产大概有180公斤左右,而从今年的挂果情况看,产量有望突破每亩230公斤,虫果率控制在3%左右。”上班老村种植大户白建军欣喜地说。
“别小瞧这小小一颗坚果,它给农户、村集体和企业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支撑,是大家的‘幸福果’呢!”望着基地里长势喜人的坚果树,沧源三象果坚果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军满脸笑容说道。
乡党委政府按“一轴两园一带”的总体思路,通过打包整合中央、省级衔接资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等项目9个,总投资1851万元,杜绝按村“撒胡椒面”的做法,用好科技特派团“智力支撑”,重点推进以上下班老村为核心的基础设施配套、坚果品种改良、标准基地建设等,成功打造百亩集中连片规模化绿色标准种植基地10个,预计实现坚果产业收入956.8万元。
“坚果品种杂乱,种植规模大而不精,科学管护技术落后,综合收益普遍不高,是原来各村坚果产业发展的现状,现在好多种植户都学习掌握坚果提质增效‘6项关键技术’。”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鲍丽芳说。
“对照管护技术‘一张图’我也成为了半个‘土专家’,今年我家的10亩坚果地病虫鼠害和掉果落果都大大减少,整体长势不错,按照‘坚果+种植’‘坚果+佤鸡养殖’‘坚果+蜜蜂养殖’套种套养模式,提升林间、林下土地综合利用效益,预计实现增收12.1万元。”下班老村种植户田大昌说。
通过制作树身份信息牌,绘好优良品种分布、综合效益测算、管护责任包保“一牌三图”,让农户能直观算清过去、现在、将来“三笔账”,有序理清技术闭环、产业叠加、提质需求“三件事”,真正激发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支部统筹企业按标准流程为农户提供种植管护、品种改良、产业配套等“定制式”技能培训,依托送培上门、送教下乡等“多元化”技能培训,用活室内教学和田间地头“两个微课堂”,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
上班老村民吴岩嘎跟村民说,“以前我们村的坚果大多都以‘白菜价’卖给了小商小贩,如今,村里的坚果加工厂也实现落地加工,在‘家门口’就能就近务工,平日里还可以照顾家人和发展产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们把‘党建引领发展’贯穿集体经济发展始终,通过保底收购价现金收益+区间平均价综合分红来保障农户产业发展“双收益”,落地精深加工让农特产品变‘土特产’,更实现农户、村集体(合作社)、村干部“532”利益联结分配,让生活更有奔头、增收更有盼头、产业更有看头。”上班老支书杨林信心满满地说道。
据了解,班老乡通过拓宽“农特产品进商超”、东航消费帮扶、直播带货等渠道,让“好平台”覆盖辖区“小市场”带动群众“大收益”,积极引导农户与企业签订收储订单,确保“坚果未下树,订单先上门”,给农户吃下“定心丸”,积极推行“六统一”模式,把牢产业发展“话语权”,发挥好公司辐射带动作用,把分散资源和零散市场打包整合,打好土地租赁、就近务工、利润分红、技术变现的增收“组合拳”,将公司、合作社和农户联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联营、市场联动、效益联赢、风险联控。
以“稳量、提质、增效、富民”为主线,通过不断补齐、延长、做强临沧坚果科研、种植、加工、品牌、营销、物流、文旅融合等全产业链环节,推动坚果产业由资源型“小特产”向富民型“大产业”转变,有效巩固提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果和全面打牢兴边富民发展基础。
通讯员 罗羚友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8/9/4543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凤庆:讲好乡村振兴路上的富民“菇”事
- >>下一篇: 昭通炎山镇:花椒铺就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