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务实有力举措纠治作风顽疾为基层减负
发布时间:2024-08-21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对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基层减负要有实效,应当在机制上厘清基层工作定位、在定位上明晰基层工作目标、在目标上贴合基层工作实际,让基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群众身边的小事、实事、贴心事上。
一是防止考核“争位”,要契合实际,让标尺“合时宜”。随着下沉基层的任务量越来越大,考核指标也就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高。做好基层减负,应当明确基层基础这个关键,防止考核的异化导致工作重心产生偏移。要明确基层考核目的,优化考核指标体系,避免“一票否决”所有工作成效、无止境追求“KPI”等现象,把基层考核回归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的目标。要优化考核中的排名制,建议采取阶段式评价,避免有的基层单位为了更好的名次,把大部分精力都在研究指标体系、保证指标完成率上,却没有时间为基层发展作切实的、长远的考虑。要摒弃“以分数下定论、以排名定优劣”的思想,杜绝“第一名才是优秀、第二名就没做好”的“畸形”思维,正确看待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再有“完成考核指标才是基本合格”的思想,不让基层干部在长期紧绷的状态下产生倦怠心理,滋生形式主义。
二是防止变相“内卷”,要真抓实干,让履职“有目标”。“内卷”并不是贬义词,适当“卷一卷”,可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但也要做好尺度把控。做好基层减负,应当有科学的、明确的、可以达到的、符合当地实际的目标,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在认可中努力奋进。要防止“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想办法上”的奋斗精神被泛化使用,基层是落实工作的终点,不能习惯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工作安排到基层就都可以完成”的偏向认知。要防止“千分制”、基础分上再加分的思维无序延伸,警惕“不仅要完成指标、更要超越指标、否则不进则退”的思潮蔓延。要防止“一刀切”,让基层工作任务回归基础、回归实际,基层工作干得好不好,应该评一评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看一看民生政策是否落实、问一问大部分群众是否满意、听一听不满意的原因是否在理。
三是防止创新“美颜”,要反朴归真,让成果“接地气”。基层工作内容“大同小异”,基层创新需要“深”的沟通才能找到方向,更需要“量”的积累才能得到成效。做好基层减负,应当正确界定基层创新,不以无质效的表达作为工作成效,让厚积薄发、积微成著成为基层工作的主流价值。要明确基层创新的范围,基于扎实的群众基础,在长期工作中,归纳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不以超越了工作职责范围、占用了本职工作时间、增加了基层人员负担的各类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特色”。要明确基层创新的途径,找出问题所在,做实调查研究下基层,把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形成成果,找到解决的办法,并在实施后,形成有可运用、有效用的成果;要明确基层创新的落脚点,突出基层工作者的作用,纠正有“亮点”才有“成效”的工作作风,把“关注点”回归到履职尽责上,让默默在本职岗位工作的基层干部得到中肯评价。
李瑞泱(昆明市西山区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8/20/4553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民观点)——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③
- >>下一篇: 莫让“官架子”损了“官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