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时评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观点 > 正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要从十个方面把握和发力

发布时间:2024-08-28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要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5月,重庆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在城乡互促共同繁荣上实现新突破。就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工作部署,结合巴南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实践探索,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重庆市巴南区云纂山红柠檬喜获丰收。

  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政治上看待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首先从政治上来认识。能否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是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检验。巴南区作为重庆市中心城区农村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坚决守牢底线红线,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统筹抓好“五大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成功申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区。下一步,要持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加快探索具有巴南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子,真正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巴南见实效”。

  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党建上统领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巴南区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和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创新实施“党建统领·百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显著增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六帮六带”“四联共建”经验做法获评第六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下一步,巴南区将深化实施村村联、村校联、村企联、村机关联“四联共建”,扎实推进“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改革,持续开展党员示范“巴适小院”创建,持续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体系上谋划

  “五大振兴”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每个振兴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全面”,必须坚持系统思维,从体系上谋划,协同发力、整体推进。巴南区成立“五大振兴”工作专班,细化乡村振兴责任制66项任务清单,建立闭环管理落实机制,推动“五大振兴”实现目标协同、工作协同、政策协同、责任协同。下一步,巴南区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要求,围绕健全“目标、工作、政策、评价”四大体系,强化定期调度,统筹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聚焦“一主两辅”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一大批小而精、小而美、有特色、高附加值的农文旅康现代特色产业。深入实施“545”工程,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持续擦亮“古镇、温泉、巴县老院子、美丽乡村”四大文旅品牌,深化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云林天乡”农文旅融合示范景区。

  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薄弱处发力

  当前,“三农”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巴南区紧盯农村基础设施历史欠账,紧密结合农民生产生活需求,谋划实施一批乡村建设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近三年来,建成“四好农村路”470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饮水管网50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3.5%,行政村5G通达率100%,建成“互联网小镇”6个、“互联网村”100个。探索“以城带乡集团化办学”“人通、财通、物通、数据共享医共体”建设等改革,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下一步,巴南区将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五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深化教育、医疗等改革,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瓶颈处变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改革破除制度壁垒,推动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巴南区作为重庆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聚焦“人、地、权益”等要素双向流动和农村资源价值实现等八大试点改革任务,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要害瓶颈入手,2023年实现全市首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交易,全年完成入市3宗27.64亩,交易金额1934万元,吸引投资1.75亿元,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市人才落户乡村”“农村权益自愿有偿退出”零突破,挂牌运营全市首家区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中心,成功获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区县试点。下一步,巴南区将对标对表市、区两级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明确的内容和时序,坚持专班运行、合力攻坚,打表推进八大试点改革任务,在改革集成、产业导入、提质扩面、放大改革效应上不断下功夫、见成效。

  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项目上落实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巴南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牛鼻子”,全力以赴抓项目、备项目、盯项目、推项目、比项目,2023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0.5亿元,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一。下一步,巴南区将立足资源禀赋,精准开展招商,全力推动铁皮石斛全产业链打造、精品火锅食材标准化生产等一批项目加快落地,加快推进新发地东盟国际农产品加工集散、结义肉制品精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大幅提升第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

  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点位上示范

  浙江“千万工程”实践充分证明,必须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抓住关键重点、形成样板示范,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成效。巴南区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聚力打造白象山城乡融合示范片区、云篆山都市观光农业示范片区等,探索“串点成线、以点带面”乡村振兴新路径。下一步,巴南区将持续深化示范片区建设,结合“五大振兴”工作要求和各镇街工作基础,打造一批农业产业、乡村人才、乡土文化、农村生态、基层党组织示范镇、示范村、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增收上发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巴南区围绕增加“收成、收益、收入”全方位发力,坚持稳面积、增收成两手抓,粮食单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破十固十、壮百育千”集体经济提升行动,2023年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全面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有关政策,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9元、居全市第三位。下一步,巴南区将深入实施产量和品质“双提升”行动,稳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持续探索产业统一规划、项目统一建设、资源统一利用的“强村公司”改革新模式,力争今年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益超过10万元,推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市前列。

  九、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风气上整治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在广袤的农村开展的又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一方面,要求干部以过硬的作风来引领、推动,另一方面,要求群众以良好的风气来维护、保障。巴南区聚焦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基层组织提升年”为主要载体,持续开展干部作风提升专项行动,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下一步,巴南区将深入开展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集中整治,深化落实“三服务”“四下基层”工作,持续改进干部作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农耕文化,引导农村群众摒弃落后习俗、树立文明新风。

  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从法纪上保障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乎国计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坚持纪法贯通、同向发力,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乡村振兴。巴南区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纪检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始终守牢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红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下一步,巴南区将一如既往坚持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党政同责,坚决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持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党和国家关于“三农”的基本政策、基本法律划定的底线红线不被突破。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强化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同时,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保护干部担当作为、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作者系重庆市巴南区委副书记)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54341.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