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江淮——邓小平与安徽
发布时间:2024-08-28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功勋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202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精心编写了邓小平同志与安徽的故事,以表达江淮儿女对他的无限崇敬和缅怀之情。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巡视党务 关键时刻解危难
1931年5月,在安徽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工作非常混乱的危急时刻,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委派,来到安徽芜湖,开始了他与安徽的不解之缘。
1931年2月15日,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正式成立,4月6日,因叛徒出卖,省委书记王步文、常委霍锟镛等人被捕,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随后,省委组织部秘书谢节之带着皖南互济会、芜湖工联、省委组织部等4家的联名信前往上海,向中央汇报安徽省委遭受破坏的情况,请求中央派人到安徽指导党的工作,恢复中共安徽省委领导机构和职能。
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派正在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的邓小平作为中央巡视员,到芜湖巡视安徽党务工作。此时的芜湖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1931年5月初,邓小平在谢节之的陪同下,秘密乘船由上海抵达芜湖。在芜湖,他首先与省委有关负责人见面,然后召开会议,详细了解安徽党内的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便组建了中共安徽临时工作委员会,使安徽省委的领导机构得到了恢复。
邓小平这次安徽之行,时间虽短,但他不畏风险力挽狂澜,重振了安徽党组织,使安徽党的工作走出了混乱状态。
勇挑重担 千里跃进铸丰碑
1947年7月,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正规军不断减少,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逐渐增加,正规军近100万人,武器装备也得到很大改善。党中央当机立断,决定不等完全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立刻转入全国性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党中央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区作为主要突击方向,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不要后方,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
为实施这一伟大战略,毛主席打了个极秘密的电报给刘伯承、邓小平。邓小平后来回忆说:“写的是陕北‘甚为困难’。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实际上不到十天,就开始行动。”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底,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邓小平向各部队发出指示:“要求全体人员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兄弟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
10月初,国民党调集重兵于光山、新县等地,企图合击刘邓主力。刘伯承、邓小平即令三纵“趁敌西调,皖西空虚,迅急回师,放手歼敌”。三纵奉命挺进皖西地区,取得张家店战斗胜利。张家店战斗是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第一次消灭敌人一个正规旅以上兵力的重大胜利。
11月,蒋介石任命白崇禧兼“国防部九江指挥部”主任,集中15个整编师又3个旅共33个旅的优势兵力对大别山区全面围攻。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刘邓决定将野战军主力和指挥部一分为二,在确定分工时邓小平对刘伯承说:“到底我比你年轻,我留在大别山指挥,你到淮西去指挥全局。”就这样,邓小平率领前方指挥所,指挥二纵、三纵、六纵和鄂豫、皖西军区部队在大别山坚持内线斗争与敌周旋。由刘伯承率十纵、十二纵和一纵转到外线,创建新的根据地。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大规模围攻,大别山斗争形势趋于好转。
12月下旬,邓小平和李先念一行来到金寨县漆店区下楼房村。当邓小平了解到金寨县的干部来自各个方面,组织还不够统一,工作还不太协调时,他指出县委是全县党的领导核心,这是你们能否坚持大别山斗争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问题。
邓小平在大别山斗争中,一边抓打仗,使部队在大别山站住了脚;一边关注土地改革,对新区土改政策的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8年3月8日,邓小平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了《关于进入大别山后几个策略问题》的报告,毛泽东收到该报告后,认为“非常之好”,指示邓小平转发各地“依照办理”。
40多年后,80多岁的邓小平谈到大别山斗争时说:“大别山的斗争,不决定于消灭好多敌人,而决定于能不能够站住脚。”“所以说,战略反攻,二野挑的是重担,还是那句老话,叫做合格。”
双堆围歼 淮海决战定胜负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曾对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邓小平、陈毅和刘伯承说,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这个通俗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来之不易。
1948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总前委成立后,中原野战军指挥部驻地——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文昌宫同时成为总前委机关驻地。11月23日,为了便于指挥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总前委移驻临涣镇以东7.5公里的小李家村,总前委在安徽境内共驻45天。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的双堆集歼灭战,是在濉溪县的双堆集地区进行的。11月23日,刘伯承、陈毅和邓小平向中央军委建议以中野全部及华野一部先歼灭黄维兵团。次日,毛泽东复电“完全同意先打黄维”,并指出: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邓小平十分清楚打黄维的艰难,同时对围歼黄维兵团充满必胜的信心。他在各纵队首长会上表示:“我们这次围歼黄维兵团是非常艰苦,也非常光荣的。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在华野协助下,完成歼灭黄维兵团的任务。”他告诉中野部队:“只要消灭了南线的敌军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的胜利,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邓小平、刘伯承和陈毅指挥中原野战军主力,和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采取“围三缺一,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的打法,将黄维兵团包围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
为援救黄维兵团,蒋介石决定放弃徐州,命令杜聿明指挥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解黄维兵团之围,尔后一同南撤。
邓小平和刘伯承、陈毅立即命令华东野战军十一个纵队分三路,向永城、涡阳、亳县疾进,阻击和拦击杜聿明集团。
永城,在徐州西南九十公里处。如果让杜聿明集团到了永城,往西可分散逃走,往南则可会同蚌埠方向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一齐接应黄维兵团,使黄维兵团再由里往外打,形成里外夹击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参战部队的局面,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彻夜不眠,密切注视其动态,亲自向永城地区豫皖苏第三军分区负责人下达任务。最终,永城守军顶住敌人猛烈进攻,直到增援的大部队到达,挡住了敌人西逃去路,全歼黄维兵团,生俘黄维,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胜利。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安徽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安徽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作战,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外战争史上谱写了人民战争的壮丽诗篇。
运筹帷幄 挥师百万过大江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后,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上被消灭,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已占压倒优势。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一面在“和谈”的掩护下,企图争取喘息时间伺机反扑;一面加紧部署长江防线,幻想依凭长江天险和海空军优势,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
为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划江而治的阴谋,党中央明确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2月11日,中央军委决定将淮海战役总前委改为渡江战役总前委,负责指挥渡江战役,仍由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1949年3月22日,总前委移驻蚌埠孙家圩子。3月26日,总前委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召开会议,进一步讨论了渡江战役的时间、地点等重大问题。会后,邓小平亲自拟定渡江作战方略《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4月初,为便于指挥整个渡江作战,总前委从蚌埠孙家圩子移驻肥东瑶岗。在瑶岗期间,邓小平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关注部队军事训练情况、战士思想和饮食状况,还十分关心渡江支前工作,亲自到瑶岗和附近村庄组织起来的支前民工队去动员、授旗,发支前证,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4月20日,国民党当局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国共和谈宣告破裂。4月20日夜,在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下,百万大军开始强渡长江。人民解放军中突击集团的第七、九兵团在无为至枞阳段率先起渡,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渡江战役能取得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援。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安徽人民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鼓舞下,积极投入渡江战役支前运动,船工们更是随解放大军一道投入到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为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重返故地 最是牵挂暖人心
1960年2月19日至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来到安徽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工作。
2月19日,他带着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第一站便来到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金寨县。
在金寨县,邓小平详细询问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当听到金寨县因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了10万亩良田,再加上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的生活处于十分困难境地时,邓小平指出:金寨人民对中国革命有很大贡献,革命战争年代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今天为社会主义建设又淹没了10万亩良田,我们的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关心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度过灾荒。
2月23日,邓小平一行来到合肥工业大学,参观学校科研成果展览馆。邓小平仔细视察了展览馆的每一件展品,并作了详细的询问。参观结束时,邓小平满意地说:你们搞得对!发展高科技主要靠年轻人,希望你们将来研制出更多更好的东西来。
在邓小平的亲切关怀下,合肥工业大学已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79年7月,当邓小平再次到安徽时,当时的合工大领导通过省委第一书记万里,提出请邓小平题写校名,邓小平欣然同意,挥毫写下了“合肥工业大学”6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2月24日,邓小平来到安徽省新型能源城——淮南视察。在淮南,邓小平视察了望峰岗选煤厂,并亲自下井察看。当他看到不安全的地方,就嘱咐矿领导,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安全生产条件,煤矿生产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事故,尽量减少矿工们不必要的伤亡。
2月25日,邓小平前往濉溪县双堆集视察,这里是淮海战役取得关键性胜利的地方。虽然已离开双堆集12年,但是当年淮海战役的战斗风云依然留在邓小平的记忆深处。
邓小平在临时会议室接见了当地干部群众,深情地说:我对淮海战区的人民是有感情的。双堆的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牺牲,今后有条件时,可在这儿建一座烈士纪念碑,修一条通往南坪、宿县的公路。当听到当地的粮食产量低、社员的收入少时,邓小平指示当地负责人,要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自力更生找致富门路,帮助他们把底子搞厚一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谈话结束后,邓小平步行来到尖谷堆,在寒风中默立了3分钟,向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致哀。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落成后,1980年5月20日,邓小平亲自为双堆集淮海战役纪念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
亲临黄山 殷切期望绘宏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迎来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春天。1979年7月,75岁高龄的邓小平,又一次来到安徽,对黄山进行了为期6天的视察,他徒步登上黄山,为黄山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蓝图。
当时正值黄山的旅游旺季,游客特别多。为了不影响景区正常运营,方便游客出行,邓小平在登山之前特地交代了两条要求:“第一条,不能因为我来黄山而妨碍群众游山。第二条,这次是利用休假时间来黄山的,对外不宣传。”
邓小平看到山上吃的蔬菜食物都是农民沿着崎岖山路挑上去的,得知餐厅原本准备了四个菜后,坚持要求撤去一些,说肉、菜挑上来这样困难,简单吃点就行了。
7月15日下午,邓小平在黄山观瀑楼,接见了安徽省委和徽州地委的负责同志,随即召开座谈会,听取安徽省委和徽州地委的汇报,并就开发黄山旅游资源,发展黄山旅游业和徽州山区经济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邓小平指出:你们这里物产很丰富,这里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省里要有个规划。“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围绕如何发展徽州山区经济问题,邓小平指示:你们这里,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广开门路,增加收入。
邓小平关于“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黄山谈话”,拉开了黄山乃至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序幕。
今天的黄山,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项桂冠于一身,已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今天的安徽,正在进一步打响黄山牌,着力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朝着旅游强省目标阔步迈进。
南方视察 心系安徽再叮咛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凭着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深切期待,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月20日下午,在返京途中,邓小平在蚌埠火车站作了短暂停留,亲切接见了蚌埠市党政负责人。
邓小平十分关心安徽灾后工业生产恢复情况、人民生活状况和蚌埠的经济发展水平,当听到蚌埠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经济实力得到很大增强,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时,邓小平频频点头,满意地笑了。
最后,邓小平作了重要指示。他提出安徽人民要解放思想,胆子要大一点,决心更大一点,只争朝夕,把经济搞上去。
邓小平这次途经安徽,时间虽短,却表达了他对江淮大地的深深眷恋、对安徽人民的深切关怀。
邓小平同志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历史时期,在江淮大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邓小平的不朽功绩、高尚品德和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政治遗产和精神财富,将永远铭记在一代一代安徽人民心中。
撰稿: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68047?ClassId=4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