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路正长 行者方致远——检察信息化建设助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8-28 来源: 最高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时代变革发展脉动,抢抓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机遇,就深化网络强国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
五年来,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固树立科技强检理念,积极构建智慧检务应用体系,开启数字检察新时代,为全面履行检察职责提供有力支撑,努力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12309中国检察网……一系列检察信息化建设“产品”在检察办案和为民服务中大显身手,助推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打出检察信息化“金名片”
作为检察信息化的一张特殊“名片”,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集网上办案、管理、统计三项功能于一体,四级检察机关的各类办案业务都在该系统中流转,3600余个检察院可通过该系统互联互通。
记者在浏览该系统时发现,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除集成量刑辅助等20余类、60余款智能化办案辅助工具外,还集成民事行政检察专家咨询网、公益诉讼专家咨询网、“检答网”和案例库等知识服务功能以及决策分析、预警等数据应用功能。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民事行政检察专家咨询网、公益诉讼专家咨询网充分借助律师、法律专家、社会人士等外部力量,为检察官办案提供专业线上咨询服务,目前已提供案件咨询近万次。
“检答网”则连接检察内外部智慧成果,快速传播先进知识,推广实践经验,以司法经验、司法理念、司法精神一体化传播推动检察职业一体化进程,助力一体提升检察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截至2022年底,已有1.5亿余人次登录“检答网”,共提出16万余个咨询问题,解答率在96%以上。
“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还内置了‘一案一号’功能,将案件唯一性编码嵌入检察办案系统当中,无论经历多少层级、环节,一号到底,简化了案件反查程序,检察办案能回溯、司法责任可落实。”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一案一号”相关指标考核与检察人员考核直接对接,以办案数据直观体现办案质量、效率、效果,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为检察管理提供便捷的科技路径。
“该举措不仅可以引导我们在办案中主动思考,减少不必要的办案环节,而且可以提升当事人的司法感受,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一位来自基层的办案检察官说。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智慧为民行稳致远
“现在代理全国各地的案件,阅卷都不用跑检察院了,只要登录12309中国检察网申请一下,就能获取案件的电子卷宗。网上阅卷不只是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保障程序正义,加速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奥表示。
12309中国检察网是检察机关以“求极致”态度精心雕琢为民服务检察产品的一个生动缩影。它集案件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等多项公共服务于一体,实现“一个窗口”随时为信访群众、案件当事人、律师、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等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检察服务。
为兑现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的承诺,最高检在12309中国检察网搭建“检访通”网上信访服务系统。信访群众不仅可以了解信访案件办理信息,信访事项办理结束后还可以对承办人的工作进行星级打分和监督评价,倒逼检察机关提高信访案件办理质效,提升用户的信访体验。
“系统实现了非敏感材料网上提交流转,办理过程全程留痕,有效解决检察院、第三方机制管委会、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和涉案企业跨单位联系、跨层级办理、跨地域协作等问题。”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线索发现难、专业问题研判难、办案力量配置难是公益诉讼检察办案中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2022年7月,“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正式启动。公益诉讼志愿者可通过该平台,将身边发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公益损害问题直接反映到检察院,还可以通过平台参与检察机关组织的专业咨询、公开听证等活动,支持和监督检察工作。
“‘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吸纳了环境资源、食品药品、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热心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士参与公益保护工作,让公益诉讼检察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助力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线索发现、案件办理、智慧借助质量和成效,形成多方参与、专业高效、共治共享的公益司法保护新模式。”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注册志愿者有20463人,提报公益诉讼线索3338条,推送到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1889件,检察机关立案437件,制发检察建议292份。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数字化改革引领前行
2021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强调,“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进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
“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给新时代检察人以深刻启发——紧紧抓住“数字革命”这个“新引擎”,为新时代检察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如今,数字检察战略以更快速度、更广深度向前推进,各地检察机关正努力探索大数据法律监督路径,积极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最高检数字检察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运用大数据筛查比对碰撞,发现信息点之间的交集串联,可以形成“深入解析个案梳理数据要素—构建监督模型筛查类案线索—开展融合监督促进社会治理”的大数据法律监督的一般模式。
2019年,浙江省嵊州市检察院收到一条群众举报线索,称“有地下流动加油车和黑加油点”。经过调查和抽检发现,涉案“非标油”的含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的184倍。为此,嵊州市检察院以增值税发票为突破口,运用税务大数据构建“非标油”偷逃税法律监督模型,精准锁定嵊州本地购买使用“非标油”企业72家,最终协同税务部门促使涉案企业补缴税费1000余万元。
案件并未就此结束。检察官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量“非标油”是通过民营加油站对外销售的。而加油站购买“非标油”大多使用现金,且不会要求开具增值税发票,造成巨额消费税、增值税流失。针对这一情况,嵊州市检察院决定对监督模型进行迭代升级,推动成品油市场销售端源头治理。
“只有彻底斩断‘非标油’源头,才能真正杜绝‘非标油’问题。最终,我们利用油罐车行驶轨迹和卫星的时空信息等数据创建了新的监督模型。经模型计算,某个民营加油站一年少申报销售量5344万吨,偷逃税比例高达93%,造成国家税收重大损失。”嵊州市检察院主办检察官告诉记者。
目前,这一监督模型已在浙江省、北京市等地检察机关广泛应用,不仅为国家追回了大量税款、规范了成品油市场秩序,在消除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数字化意识不断增强,各地数字检察成果显著。北京市检察院运用“判实未执”类案监督模型发现未交付执行线索14人,已纠正11人。河南省新乡市检察院运用行政检察大数据智能辅助模型自动筛查疑似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怠于履行职责等线索,发现刑事案件线索258件、行政非诉执行办案线索150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2023年全国检察长会议强调“依法能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检察工作现代化融入和助力政法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检察机关已吹响检察信息化由“智慧检务”向“数字检察”全面迈进的“冲锋号”,搭建检察工作在信息化时代迈向现代化的“船”与“桥”。
理想照亮前路,奋斗创造奇迹。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全国检察技术信息部门将马不停蹄,向“数字革命”赋能检察工作目标前行,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向检察科技高峰攀登,以科技使命、检察担当,再启检察信息化工作数字检察新时代、新篇章。
(记者戴佳 见习记者赵晓明)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zdgz/202303/t20230303_6054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