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文摘》、七一客户端报道】王振义:“周四开卷考”,考的就是他
发布时间:2024-10-10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2021年9月9日上午11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病区的一间大办公室内,一屋子的医学专家在等待一个人。不一会儿,时年9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走了进来,虽然拄着拐杖,但老先生精神矍铄,开心地对病理科主任王朝夫教授说:“王医生,病人我刚看过了,情况没想象中糟糕,你今晚可以睡着觉了!”
面对棘手病例,找到了方向,这就是作为医生非常单纯的一份快乐,一屋子的专家瞬间被王振义院士逗乐。当然,这终究是一个复杂疑难病例,怎么治疗?大家都期待着王振义的“答卷”。
这就是瑞金医院血液科有名的每周四“开卷考试”,考的不是别人,正是高龄的王振义院士。
每周四“开卷考试”
院士要学生考自己,这在瑞金医院一点都不新鲜,王振义院士的“开卷考试”太有名了,不少后学如今已是医学教授,依旧对此钦佩不已,“老先生这是敢于不断让学生用最难的病例来挑战自己呀!”
1924年出生的王振义是我国著名内科血液学专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在国际医学界,他最有名的成就就是与白血病的“对战”。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曾是白血病家族中最为凶险的一种,很多病人往往在抢救几小时后就死亡了。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都没有对它的有效治疗手段。
“看着患者一个个离开人世,感觉很挫败。”王振义回忆说。当时,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他和同事听说了“诱导分化”,不过,到底如何将肿瘤细胞“诱导分化”为好的细胞,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瑞金医院血液科的科研就从一间小小的实验室起步,通过“道听途说”,王振义了解到有一种氨基酸可能让肿瘤“改邪归正、诱导分化”,他就带着学生投入研究。其间几经失败,一次次走进“死胡同”。
后来,王振义带领学生经过一系列实验,发现维生素A的氧化物——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实验中将幼稚期的白血病细胞转为成熟的细胞。结果出来后,大伙欣喜若狂,不过这毕竟是体外实验。
时间来到1986年,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个5岁儿童,病情危急。“死马当活马医!”有了家属的决心,这个全新的治疗方案得以付诸实践。这个患者最终实现治愈,存活至今,并且已经结婚生子!
这是“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第一个成功案例。1988年,王振义将相关成果发表在《血液》杂志上,这篇论文后来被评为全球百年来引证率最高和最具影响的论文之一。
此后,王振义与学生又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让曾被视作最凶险白血病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王振义据此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评委会称王振义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就是这样一位蜚声国际医学界的名家,他主动将所有行政岗位“让贤”后,于2003年自创了这一特殊查房方式——“开卷考试”,即每周一由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立刻开始针对这些难题搜索全球最新文献,思考、分析后“答卷”,并在每周四与大家一起探讨。
“科研一定是需要时间的,我年纪大了,已没有工夫再进行5年至10年才出结果的研究,我暂时还能现学现卖地做些工作,‘开卷考试’是其中之一。”王振义说。
全国同道“求链接”
这场“考试”一考就是十几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5月15日,时年96岁的王振义与学生李军民借助配备了5G技术的机器人“小雪”,与一名74岁的患者在“云端”连线,继续他的“答卷时间”。
当时疫情形势仍比较严峻,看着老师与病人在线交流,看着他在两三天里整理的上百篇文献,还用红线划出要点供学生们参考,已是教授的李军民很感慨,“你能感受到他对医学、对病人发自内心的关心与关爱”。
“他为什么要这样?如果说,他喜欢求索未知,他自己学不就行了。但他坚持把学的东西教给学生,他坚持‘开卷考试’,要年轻人一起来参加讨论,这就是一个生动的教学过程。他不但告诉学生他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他是怎么通过文献检索、检验结果、临床表现等,融汇得出一个方向,这是训练医生最好的方式呀!”李军民说。
“开卷考试”的病例原本仅在瑞金医院血液科,后来扩至瑞金医院血液科医联体,再后来有越来越多的同道“求链接”,想看“直播”。“瑞金血液”的治疗经验如种子般播撒到越来越广阔的地方,造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
深深影响后学,“关注看不好的病”
“王老师总结他这一生出了‘三本书’:一本是20世纪50年代发明了血友病检测的本土技术;一本是20世纪80年代,利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有一本书就是延续至今的‘开卷考试’。”李军民说。
由“开卷考试”整理总结的《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一再更新、加印,为医学后辈临床工作之余的捧读必选。
瑞金医院血液科80后援藏医生李啸扬说,在援藏期间,他遇到过不少血液科疾病,其中有一个年轻女孩被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王老师当年研发的全反式维甲酸药品缓解了她的病情。
“王老师是一位与时俱进的老先生,当时通过远程连线,他在线为病人提供了诊疗方案。”李啸扬回忆说,有一次他前往王振义院士家中探望,聊天才得知老先生还参加过抗美援朝。
1953年4月,王振义加入上海市第五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在东北军区内科巡回医疗组任主治医师,前往黑龙江勃利县后方医院救治伤员。
“当时,后方医院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怪病——很多战士出现咳血、头痛等症状,被诊断为肺结核伴有结核性脑膜炎,但对症用药后却不见好转。王老师发现战士们常常食用当地鱼虾改善伙食,症状与自己在文献中看到过的肺吸虫病症状极为相似。经血液检验,他果真找到了肺吸虫卵!这一发现帮助整个部队及时治愈了大批患病战士,因此,王老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记二等功。我们敬佩王老师精湛的医术,这件事更激励我们平常要多积累,才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判断。”李啸扬说。
解决问题,是王振义一生不懈探索医学创新的源头。“有时候也有答不上的题,找不到答案会很难过,会一直想,有时候半夜想到了,会爬起来,打开电脑查,找答案。”老先生曾不好意思地说,为了“答题”,半夜里起来摔过两跤。家人劝他说,快百岁的人了,不要再半夜起来了,太危险。但王振义不为所动,“白天醒来可能就忘了,这是一个人的命啊,怎么能不起来赶紧记下来,查一查!”
每次答题结束,王振义老先生就会开心得像一个孩子,还会拉着李军民“求肯定”,“你看看,我不先做学生,怎么能做好老师、医生呢!”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59403.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党员文摘》、七一客户端报道】李振声:大国粮仓的“科技脊梁”
- >>下一篇: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