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三向发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
发布时间:2024-10-10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河口县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坚持以改革精神破解顽瘴痼疾,通过“为车减负”“为马赋能”“车马协同”三向发力,以务实举措、实际行动有效推动基层减负,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
明晰责权,“为车减负”破解基层“权小责大”难题。建立准入制度。制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工作准入目录清单,共涉及27家部门,其中村民委员会工作准入清单(试行)11项,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准入目录清单(试行)10项,村(社区)协助履行事项目录准入清单(试行)70项,推动基层工作由“被动承接”向“主动筛接”转变,提升基层治理质效。划清权责清单。按照“依法下放、非准禁入”的原则,明确村级组织履行职责事项指导目录64项,制定《村务监督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事项》《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履职职责事项清单》,明确村级组织协助服务事项指导目录53项,防止职责任务随意下沉。精简规范牌子。按照“谁挂牌谁负责”“挂谁的牌子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各乡镇、村(社区)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摘除163个未实际开展工作或相应工作已撤并的牌子,清理整改225个不规范牌子,重新更换不符合要求的外部挂牌130余块,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
培强队伍,“为马赋能”破解基层“人少事多”难题。选好“领头雁”。着眼建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落实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和社区职业体系建设,48个村(社区)全覆盖推行党总支书记、主任“一肩挑”,配齐村(社区)“两委”成员351人,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稳住“主力军”。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将抵边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纳入县委提级管理,建立公职人员“下得去”、村干部“上得来”的双向流动渠道,选派公职联防员35名、驻村队员80名参与边境治理和乡村治理,2024年面向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干部定向招录公务员1名。锻造“先锋队”。实施“导师帮带”“双雁培养”等工程,选派20名产业导师蹲点6个乡镇产业基地和重点村,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75名,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40名,51名“双带双创”党员领办产业、联系群众100余户,根据群众诉求深入一线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建强堡垒,“车马协同”破解基层“上热下冷”难题。建强基层“主心骨”。县乡设立党建引领边境基层治理领导小组,4个边境乡镇成立综治委(边防委);整合强边固防、人民信访、平安法治建设等职能,设立“边防和平安法治办公室”;整合农业、林草、水务等工作,设置“兴边富民事务中心”,构建“县乡党委管总、领导小组主建、综治委(边防委)主战”的领导体制,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织密基层“服务网”。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化解平台等“多中心”融合,逐步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同级综治中心一体运行,以“微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深入基层“解民忧”。持续深化“千名干部访万户·群众考核评干部”行动及党建引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个三”机制,建立“班子走遍小组”“干部访遍群众”机制,落实“乡村联合办公日”制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1120件、化解矛盾纠纷379件。
韦仕涛(河口县委组织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专班)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10/9/4597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黔南州龙里县:“三个突出”建强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 >>下一篇: 临翔区“四链并举”助机关党建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