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粮食产量从42.5亿斤到连续6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数看内蒙古75年沃野田畴活力无限
发布时间:2024-10-10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70多年前,由7户奶牛户组成的养牛合作小组经过2年小型合作化尝试,终于在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58年,已拥有95户养牛专业户的合作组改名为“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它就是伊利的前身。
今年8月26日,荷兰合作银行发布“2024全球乳业20强”榜单,伊利再度蝉联全球乳业五强、连续11年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再次成为唯一进入全球五强的中国乳企,展现了中国乳业龙头企业的强劲实力。2023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1261.79亿元、归母净利润104.29亿元,双创历史新高。不断提升内蒙古乃至中国乳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让内蒙古这个国家“奶罐”香飘全世界。
从20世纪50年代一个养牛合作小组,到如今中国乃至亚洲乳业龙头,伊利的发展历程,也是内蒙古乳业由弱到强、从草原走向世界的发展史。
何止是乳业!时光变迁中,内蒙古农牧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大台阶。
新中国成立之初,内蒙古粮食产量只有42.5亿斤,吃粮主要靠调入。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壮大农牧业,由吃粮主要靠调入变为粮食净调出省区,成为国家“粮仓”“肉库”“奶罐”“绒都”。2023年,内蒙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91.6亿斤,稳居全国第六,连续6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畜牧业实现“十九连稳”,主要肉类产量285.4万吨、牛奶产量792.6万吨,牛肉、羊肉、奶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时代的脚步,在不断跨越发展中愈发坚实。站在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围绕“地水种技、粮肉乳草、链服融改”,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重要农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中展现新作为。
农牧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以耕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好建优高标准农田,让以往不宜耕作的“巴掌田”“陡坡地”,变成宜机宜耕、稳产高产的“整片田”。同时,大力提升农牧业科技水平,实施好玉米、马铃薯、向日葵等优质特色品种培育工程,开展奶牛育种联合攻关,打造一流的奶源、种源和草源基地。
农畜产品供给更加充足。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既抓粮、肉、乳精深加工,也把稻壳米糠、皮毛骨血等利用起来。支持和鼓励内蒙古的企业到北上广深、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消费地发展前置冷链保鲜仓,把更多更好的奶、肉、粮供应全国。
农牧业的绿色底色更加鲜亮。在农业方面,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程,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农药化肥用量稳中有降。在畜牧业方面,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解决草原过牧的问题,实现畜牧业发展和草原保护“双赢”。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聚焦聚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农牧业强区建设步伐铿锵,沃野田畴活力无限。(草原云·正北方网记者 韩雪茹)
原文链接:http://www.nm.jcy.gov.cn/xwzx/qnyw/202409/t20240927_666683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