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时评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时评 > 正文

以新质生产力为动力将改革进行到底

发布时间:2024-10-23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具体如何做,笔者认为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体现“新”,在新技术、新模式、新动力上着力

  一是在新技术上着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大部分科学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走过了一条艰难的历程,在当今科学技术壁垒高筑、逆全球化势力不断增强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必须走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科技发展之路。美西方不断打压中国,不断提高贸易壁垒,对中国产品征收巨额关税,同时禁止向中国出口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妄图把中国一直打压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在新技术上实现跨越,借助当前我国的量子通信、新能源等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在新模式上着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的产业模式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国门的打开,中国与世界在科学技术上的巨大差距才暴露出来,传统的生产模式效率低、成本高、能耗高,严重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所以转变过去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晰、管理科学、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以全球分工、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跨越,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三是在新动力上着力。传统的动能在实现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已经基本耗尽,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减弱,全国GDP增长从两位数下滑到个位数,并一路下滑到2023年的5.2%,出现近十年的经济增速下滑。所以我们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为经济发展寻找和培育新的发展动能,重新建立经济发展的引擎,推动全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建立以数字经济、新能源、新储能、量子通信等一批新科技新业态的经济增长动能,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跨越,从而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体现“质”,在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上突破

  一是在高质量上突破。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走一条全新的产业发展路子,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是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产力,是兼顾了质量效益速度的生产力。二是在高水平上突破。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持续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科技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加强全球科技创新协作,推动科技创新人员和资源等自由流动,构建开放自由的国际科技合作生态,立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与工业化等优势领域,持续拓展资源网络,高效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主体深度协作、互鉴互学,推进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面对气候变化、卫生健康、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共同突破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科技难题。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治理,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三是高品质上突破。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体现“力”,在改革、开放、创新上着力

  一是在改革上着力。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实际就是一场生产力的改革,发展先进的、有优势的生产力,改革掉一些老旧的、落后的生产力,创新出一些具有全球观念和世界眼光的生产力。没有革新创造,没有推陈出新,我们的生产力就做不到与时俱进,做不到开拓创新,就实现不了对经济发展的指引,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生产关系。只有通过不断改造我们的生产力,改掉不适宜当前生产关系的部分,使我们的生产力适应当前世界前沿的生产关系,我们的生产力才是真正的新质生产力,才是能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生产力,能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质生产力。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一定要在改革上着力,在改革上花功夫,一定要将改革进行到底。二是在开放上着力。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开展,中国趁着全球化的东风把生意做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吸引外资连年在高位运行,出入境外国人数连年攀升。一系列的数字表明,中国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止,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在开放上着力,广交朋友,四海为家,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的发展中,与世界一起构建命运共同体。三是在创新上着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抓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究计划实施,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新模式,一体推进技术攻关、迭代运用、生态培育,加快重大战略性技术攻关和产业突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引导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通过创新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全面形成新质生产力。

  余海洋(楚雄州纪委州监委)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10/18/4606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