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时评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文化 > 正文

古大存诗中的浩气英风

发布时间:2024-10-29     来源: 吉林省纪委省监委     作者:佚名    

  

  古大存,曾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是杰出的革命先驱和军事领袖。他因刚正不阿、耿介忠直的品格,被毛泽东称为“一面斗争的旗帜”。古大存不仅是坚定的革命家,还是一位豪迈的诗人,其诗作充满了革命激情与浩气英风,笔锋犀利,意境深远,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革命情怀。

  “万钧重任我担当”

  1897年,古大存出生于广东省五华县的一个普通农家。青年时期,他深感国内状况混乱,萌生了强烈的“救国救民”之志,1920年赴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在此期间,他接触到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目睹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意识到农民武装力量的必要性,更加坚定了推翻旧世界的决心,于是他毅然决定投身革命。1924年,古大存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和东江红军,带领战地政治宣传队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正是在工农群众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下,东征军相继取得两次东征胜利。

  1927年10月,古大存向彭湃当面汇报广东革命形势,彭湃对其十分欣赏,赠送给他一把大马刀。古大存深感责任重大,当即赋诗以表决心:“殷殷刀上血,深深战友情。嘱托何凝重,敢不轻死生?”在与地主反动武装展开的激战中,古大存率领的农民斗争获得大胜,增强了农民武装的信心。

  1928年春,国民党和地主反动武装力量向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群众和农民武装力量展开报复,腥风血雨之下,五华革命转入低潮。古大存没有退缩,他在诗中写道:“自怜非蠢亦非狂,战事输赢孰可量。本为斯民除痛苦,敢将败北怨存亡?!梅开雪岭何知冷,剑伏丰城愈见芒。同志坚持心铁石,万钧重任我担当。”古大存将革命者比作雪山之巅傲然绽放的梅花和藏于地下多年却仍然锋利无比的宝剑,坚韧无畏、坚定锐利。1928年5月,古大存和革命骨干们走上八乡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7月,他们成立了五华、丰顺、梅县、兴宁、大埔“五县暴动委员会”,成功取得了“畲坑暴动”的胜利,给东江革命斗争带来了新的希望,揭阳、潮安两县党组织派人来商议,共同成立了“七县联委”,成为东江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古大存诗中所写的“他年振起凌云志,依旧高飞压众禽”,八乡山革命斗争体现出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29年,东江红军总指挥部成立,古大存任总指挥。1930年5月,东江苏维埃政府成立,正式建立红军十一军,古大存任军长,东江革命斗争空前高涨。

  “立场坚定济刚柔”

  党和红军的革命路途是充满坎坷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共产党人对此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心。1931年底,东江武装斗争中心从八乡山转移到大南山。1932年,八乡山革命根据地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下丧失。古大存依然顽强地举起革命红旗,率领为数不多的战士开展游击战争,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险恶处境中竭力保存革命武装的有生力量,也因此成为敌人的眼中钉。敌人意图通过悬赏剿缉、利益拉拢等手段解决这个“难题”,然而阴谋始终未能得逞。古大存曾在大南山的一块石头上看到一首“劝降诗”,对此他付之一笑,在旁边写道:“幼习兵戎未习诗,诸君何必强留题。江南美味你先食,塞北寒风我自知。解带结缰牵战马,扯袍割袖补征旗。雄师百万临城下,且看先生拱手时。”尽管共产党人当时面临的是“塞北寒风”“扯袍割袖”的困苦艰难,但是他们无惧无畏,一往无前,尾联中的“雄师百万”不仅象征着革命者高涨的士气,更代表着广大民众的觉醒力量。

  1939年11月,古大存率南方代表团前往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次年12月辗转抵达延安,1942年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在延安学习期间,古大存担任中央党校第一部主任,积极参加整风运动,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志们都很敬佩他,毛泽东称他是“模范共产党员”。在此期间,古大存不仅关注国内形势,还一直关注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他在诗中感怀:“历历山河刻国仇,汹汹恶浪沸全球。摩挲旧剑思袍泽,锻炼新锋试敌头。学习钻研除鲁钝,立场坚定济刚柔。延安望系人寰重,检点乾坤伫自由。”历历山河,似乎在诉说着国家的深仇大恨;汹汹恶浪,象征着世界局势的危机冲突。古大存期待延安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彰显了革命者的爱国情怀和广阔格局。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古大存出席了中共七大,并作发言,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1月,古大存受党中央委派,带领队伍赴东北参加建立东北根据地的工作,途中受到国民党军队的阻挠,于是在张家口待命。同时,与杨献珍一道奉命协助晋察冀中央局办起了党校,帮助地方工农干部提高政治文化素养。

  “山水同声颂太平”

  新中国成立后,古大存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副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等职,全力协助叶剑英做好工作。为了尽快使广东省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古大存夜以继日地工作,促进了广东省经济形势的好转。他在仁化县黄塘区石塘乡调查时写道:“镰斧先锋莅广东,犁头飞舞大旗红。石塘故垒雄姿在,烈士丰碑世代崇。千里云山联斗志,廿年天地换东风。欣看济济群英起,要竞前人未竟功。”这首诗描绘了当时革命工作欣欣向荣的壮丽景象。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将这片大地旧貌换新颜。尤其最后两句展现了古大存对革命后继有人的欣慰之情,他们将继承并发扬前辈们的未竟事业,继续为革命奋斗。

  1955年秋天,他感慨于广东的崭新气象,写下《咏鼎湖山》一诗:“始是名山气象新,鼎湖有主属人民。教工新厦落成早,群众欢声意味亲。”共产党的事业始终是充满革命热情和斗志的,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服务的,“环听远近讴歌起,山水同声颂太平”的局面也印证了他的期许。1956年9月,古大存出席中共八大,再次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66年11月,古大存病逝。古大存一生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将党的事业和人民福祉放在心上,他为“广厦千间人已满”而欣慰,为“江山有主始扬眉”而自豪,为“年年胜利颂人民”而喜悦。

  王国维曾转引过一句话:“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所谓“以血书者”可以理解为用心血、真情实感去创作文学作品。显然,古大存作诗绝非意在成为一名诗人,但是他留下的诗篇引吭长啸,呐喊出革命者的雄志壮怀,彰显其坚定的革命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及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他的诗作不仅记录了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也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崇高风范。这些诗篇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精神的传承,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

  


原文链接:http://ccdijl.gov.cn/ztjc/ljwh/202410/t20241023_89884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