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万山:“链式”赋能助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破题见效
发布时间:2024-11-12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铜仁市万山区着眼破解流动党员动向难掌握、教育难开展、服务难提升等问题,通过延伸“组织链条”、完善“教育链条”、夯实“保障链条”,全面提升流动党员动向掌握精准度、服务供给匹配度、社会管理参与度,实现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延伸“组织链条”,破解“动向难掌握”问题。一是抓好摸排管理。建立区级统筹指导、乡镇(街道)精准划分、村(社区)跟踪管理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线下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线上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完善跟踪管理台账,做好动态分析、迅速查准流动党员分布、从业、学习等情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共排查登记流出党员281名、流入党员63名。二是建立共管机制。积极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双向共管”机制,实行责任双向联结、信息双向联通、教育双向联合、管理双向联动,通过流入地党组织实时记录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学习教育和作用发挥等情况,年底寄回作为评优评先、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实现流动党员管理“有机衔接、共建共管”。截至目前,累计与流入地党组织交流10次,信息共享140余条。三是健全组织阵地。通过全区11个乡镇(街道)、103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集党员登记、教育培训、党员联络、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流动党员服务站(点),推行流动党员“报到码”,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发挥作用、回报家乡。
完善“教育链条”,破解“教育难开展”问题。一是建立“1+N”联系制度。择优选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作为联络员,结对联系1名以上流动党员,每月至少与流出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联系1次,定期进行交心谈心,及时掌握其工作生活和学习培训等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传递党的关心和温暖。截至目前,完成对344名流动党员全覆盖结对。二是丰富“线上”学习载体。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万山微党建”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向流动党员转发学习内容,利用流动党员微信群,组织开展线上学习研讨、工作交流、经验分享、建言献策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及时学、跟进学。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深入挖掘万山丰富红色资源和典型事迹,制作《初心决定落点 有为才有位》《以行动践初心 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等党课视频,切实满足流动党员多样化、差异化学习需求。三是拓展“线下”学习矩阵。充分发挥万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乡两级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站)等党员教育阵地作用,引导流入党员参加线下活动,利用流出党员返乡契机,组织开展主题党日、讲党课、创业就业专题培训等,其中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开展流动党员邮寄学习资料、关爱送学600人次。
夯实“保障链条”,破解“服务难提升”问题。一是注重组织引领。坚持在重大节日、“政治生日”等时间节点,对流动党员进行关心慰问,组织流动党员积极参加主题党日、“政治生日”等活动,进一步强化身份意识、宗旨意识。同时鼓励政治素质好、有致富带富能力、愿意回乡发展的党员返乡创业就业,及时将有能力、敢担当的年轻党员纳入村(社区)后备力量库进行重点培养,按程序选入村“两委”干部队伍,不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活力。二是抓好服务保障。明确200余名包村(社区)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带领村(社区)“两委”干部每半年对流动党员家庭开展走访1—2次,及时了解其家庭成员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主动予以关心和照顾,协调解决留守子女就学、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解除流动党员后顾之忧,切实增强其归属感和获得感。截至目前,共解决实际困难40余个。三是激励担当作为。坚持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青年之家等平台为抓手,通过打造流动党员示范岗、划分流动党员责任区等方式,鼓励流动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引导流动党员积极认领群众“微心愿”、参与社会“微公益”,主动参与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中,进一步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
信息来源:铜仁市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陈江洪
二审:曹洋
三审:杨芬
编辑:彭珺瑞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jypx/djzh/20241111/20241111_5754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遵义市红花岗区:“三点发力”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 >>下一篇: 黔南州惠水县:“三个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