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走基层丨茶陵县:茶乡火田是怎么火起来的
发布时间:2024-11-20 来源: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火田,古称茶乡,因十年九旱,田似火烧,故名“火田”。由原火田镇、八团乡、红色农场三地合并而成,火田东邻高陇镇,南与腰潞、严塘镇接壤,西与攸县鸾山镇交界,北与江西省莲花县为邻,茶陵县第一高峰“泰和仙”坐落境内。总面积264.9平方公里,总人口3.38万人,下辖17个行政村、4个分场、1个居委会。共有党支部37个,党员1268人。
近年来,茶陵县火田镇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强班子、兴产业、树新风,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做好结合文章,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动能,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卧龙、贝水等村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湖南省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村等荣誉,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强班子
领跑组织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田镇党委坚持以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有作为、过得硬打胜仗的干部队伍,筑牢基层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方面,注重抓干部队伍建设。制定火田镇党员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党员冬春训、“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促进党员干部提高政治意识、提升理论素养、筑牢思想防线。同时结合换届回头看、届中分析及日常工作,对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进行定期分析研判和动态调整,换届以来,优化调整村党组织书记3名、其他“两委”班子成员10名,目前全镇村“两委”班子中,共有90后干部9名、00后干部1名。另一方面,注重抓班子后继有人。突出“德、能、威、勤”标准,建立人才库,持续发掘70余名返乡创业人员、种养致富能手、回乡大学生、村级后备力量等资源。搭建实践锻炼平台,采取“备用结合”方法,让后备力量积极参与到村中心工作中,通过交任务、压担子,让其在矛盾纠纷、项目建设等重难点工作实践中适应岗位、积累经验、增长本领。
兴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火田镇党委按照“资源变资产、生态变产业”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增长路径,在产业发展上花心思、下力气、谋出路。大力推广“一村一品一特色”,结合各村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为各村“量身定做”产业发展计划。黄草村地处高山气候独特,昼夜温差较大,日照充足,水气对流较频繁,周边地下水水质良好,矿物质含量丰富且不超标,适合发展黑木耳等食用菌生长,但在销售和产能方面存在不足,则采用“村企合作产业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打造黑木耳全产业链发展;五门村作为集镇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适合引进湘赣边鲜肉供应中心项目、咏冠硅橡胶有限公司、华耘电子有限公司等建设落地;卧龙、大龙村自然资源丰富,高山地域特色和客家文化优势明显,适合以红色文化和乡土风情为轴,串联客家文化体验、农耕生活体验等内容,打造乡村旅游……如今,火田镇各村集体经济产业稳步发展,有的已加入百万元“俱乐部”。
树新风
打造和美乡村
火田镇党委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在倡树文明新风方面深耕厚植,积极传播正能量、涵养好乡风。积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督促指导全镇22个村(场、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鼓励各村(场、居)开拓思路、创新做法。卧龙村因地制宜,将维护生态环境、不搞强买强卖加入村规民约,有效推动村内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贝水村将建立家庭文明诚信档案纳入村规民约,对农户实行负面清单制度管理,并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大孝子”等评选表彰活动。有效用好“三长制”这把“金钥匙”,定期组织入户走访,摸排上报矛盾纠纷、群众诉求等事项578件,为群众提供“微服务”达1188次,邻里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除陋习、树新风”在全镇成为一种时尚。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11/19/146482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长沙市芙蓉区:党建引领促和谐 “银”新蝶变奔幸福
- >>下一篇: 通道县:“党建链”赋能中药材“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