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篱笆”守护集体家底
发布时间:2024-12-26 来源: 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陕西省商南县纪委监委坚持把促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作为监督重点,聚焦关键环节、紧盯突出问题、注重常态长效,推动全面盘清“家底”,不断筑牢“篱笆”,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
严查“蝇贪蚁腐”,强化警示震慑。“蝇贪蚁腐”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商南县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件查办“开路”,带动监督提质增效。一是畅通渠道挖线索,持续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加强与农业农村、信访、审计部门联动,广泛收集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对涉及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起底和“回头看”,先后起底排查问题线索106件。二是联动监督拓案源,发挥“纪巡审”联动监督作用,推行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室组”驻点、纪检监察干部带件下访监督模式,发现问题线索25个。开展“巡镇带村”,重点关注体量大、信访反映多的村(社区)和项目,先后巡察村(社区)20个,反馈问题66个,移交问题线索15件。督促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审计部门进行村级集体“三资”和财务专项审计清查,先后审计39个村(社区),发现问题225个,移交问题线索15件,党纪政务处分15人。三是集中力量查典型,紧盯村级集体“三资”方面的侵占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先后查处违纪违法案件61件,处分44人。针对某村负责人将集体资金出借帮助银行完成揽储任务问题,坚持个案查深、类案查透,核查同类问题11个,立案查处11人,向县农业农村局下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健全机制、堵塞漏洞,提升监管效能。
全面清查整治,推动规范管理。村级集体“三资”构成复杂、量大面广。商南县纪委监委推行“两清—研判—规范”三步工作法,全面摸清村级集体“三资”存在形态、经营方式、风险隐患等,夯实规范管理基础。一是资产清和收益“两清”明家底,制定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实施方案,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项”要求,围绕村级集体“三资”资金来源、经营主体、运营现状、收益分红等情况,实行村组横向清查、部门纵向排查、镇街比对审查,逐笔逐项登记造册,逐村(社区)建立管理台账,全县清查登记集体经营性资产773个,涉及金额5.35亿元,确保村级集体资产清、收益清。二是精准研判强整治,督促县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梳理政策文件,结合“两清”摸排情况,形成具体处置措施,先后排查产业项目835个,农村集体经济合同7494份,涉及金额5.58亿元,健全完善《互助协会收益分配实施细则》《光伏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6个,督促企业兑现集体经济分红374万元,追缴合同欠款350.1万元。三是以案为鉴促规范,聚焦村级集体“三资”方面典型案件,办案单位开展个案剖析、类案研判,深入查找权力运行、行业监管、作风建设等方面短板漏洞,按照行业地域、违纪违法情形等分类分层形成差异化案例汇编,点对点反馈发案单位,督促指导开展以案促改。行业部门和镇街紧盯系统性、症结性短板漏洞,按照简便易行、务实管用要求,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推进镇街进行规范管理,初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规范、管理民主的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体制,着力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推行“五责”协同,织密监管体系。村级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易发多发,责任缺失、监管不力是重要诱因。商南县纪委监委牢牢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探索推行“五责”协同工作机制,构建权责明晰、系统集成、监管有力的监管体系,破解村级集体“三资”“谁来管、怎么管、管什么”的难题。按照“务实管用、简便易行”原则,制定“五责协同”责任清单,明确履责事项,厘清乡镇党委、乡镇纪委、行业部门、村级组织、村级监督组织“五方”权责,通过定期提醒、节点检查、季度通报、年度问效方式,推动责任贯通,凝聚监管合力,加强“全周期管理”,确保农村集体“三资”规范有序监管,高质高效运行。(作者:雷保卫)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38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一体发力规范“三资”管理
- >>下一篇: 持续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