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要为基层减负 先为考核“消肿”
发布时间:2024-12-26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年关将至,各类年终考核也纷至沓来。考核不是“KPI”,但若名目繁多,不仅发挥不了“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还会加重基层负担。要为基层减负,就要给考核“松绑”,不断优化考核方式、精简考核指标内容、健全完善考核机制,让考核真正成为辨人才、促革新、抓落实的利器。
目标精简化,祛“繁文缛节”为“简明高效”。考核不能“一生二、二生三”,要“瘦身”“消肿”,变“加法”为“减法”。将以往由多部门、多条线开展的多项检查考核进行优化整合,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设置考核目标时,立足长远发展,坚持实事求是,重点设置好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关键性指标,删减一般性、常规性、重复性较强的,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的指标。要统筹运用工作督查、巡视巡察、统计调查、信访审计等工作成果,降低“痕迹”在考核分值中的比重。压缩考核流程,整合考核项目,减掉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繁琐考核、无用考核,真正挤掉考核“水分”,让基层干部轻松“赴考”,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考评多元化,用“实干实绩”破“台账美颜”。必要的考核是可以的,但是过分依赖考核,甚至陷入“考核依赖症”,不管什么工作,不考核总觉得不够重视、难以落实,甚至用“一票否决”来完成对下级的管理和控制,基层的工作就容易偏离主题,各级政策措施就难以落实。要以日常监督“长流水”,谨防“临阵磨枪”式迎检、“材料为王”的现象,把功夫下在平时,看长效而不看“短绩”,确保考核评定的等次让组织满意、干部服气、群众认可。同时,也要把“考场”搬到“现场”,鼓励实地考核、现场检查、项目评估,突出察实情、看实绩、比实效。让考核真正回归到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更好服务百姓的初衷。
结果效能化,变“负重前行”为“轻松上阵”。考核不是衡量过去的枷锁,而是开启未来的钥匙,要以精简优化考核为抓手,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为干部赋能、为改革增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检查、诊断作用,借考核之手为基层找准问题,“开方问诊”,真正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为发展寻找思路、为群众排忧解难上,对相关问题实行“销号整改”,不定期进行“回头看”。另一方面,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出力者出彩”,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惩戒,让考核回归本位,不断释放基层干部的活力。
考核减负不是降标准、减质量,而是为了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考核和变味变调的“痕迹管理”中解放出来,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用在基层治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64421.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再上新台阶
- >>下一篇: 七一时评|奏响组织工作“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