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时评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时评 > 正文

破解“逃离基层”之现象

发布时间:2022-06-22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近日,网上热传基层地方出现人才不足,领导岗位出现断崖,缺乏替补干部的怪现象,还有少数基层干部想方设法“逃离基层”“不想晋升”,导致基层缺乏人才、缺乏晋升的干部,引起不小关注。

  对一些干部而言,明明刚参加工作一两年遇到换届没有被提拔,没有被认可,便萌生退意、不想进步想法,有的干部本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缺乏组织认可时机,得不到提拔,最后想方设法调离基层,像他们这些年富力强、干事创业的优秀干部,基层很需要,不能因为种种原因就让他们失去信心,失去组织的肯定、鼓励和支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事务千头万绪、千难万险,弯下身不难,沉下心可不易,而基层领导成为上级不体谅、群众不理解,两头受气,成为上挤下压的“夹心饼干”,纵然提拔了、高升了,但待遇变化小、压力变化大,有人心态失衡,难免出现“提拔嫌老、退休还早、混混拉倒”的想法”,也有个别干部顶不住压力出现抑郁症、神经衰弱等亚健康病症,也有的干部长期加班加点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心肌供血不足等病症,实际工作中难免出现堵点难点,有人苦不堪言,经常处在神经紧绷的“风口浪尖”。凡此种种,让“逃离基层”成了“救命稻草”。

  然而,“逃离基层”选择看起来不错,事实上却是危害巨大。“逃离基层”的人多了,基层就出现留不住人才之怪状,提拔培养干部自然出现断崖,对基层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不想晋升”“逃离基层”等行为,表面上看是拒绝自我培养,实际上是不想担当、不会担当、不能担当的表现。工作再困难,也不能“撂挑子”;情况再复杂,也不能“甩脸子”。别忘了,干部就是来干事的,这是为官从政最起码的要求。一个称职的干部,必须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更不能打自己的如意“小算盘”,这也是违反组织纪律的。对此,必须严明底线、标注红线,树立正确导向,遏制不良风气。

  基层干部为何逃离?为何吸引力不够值得我们深思。干部激励机制是否到位也值得深思,基层干部的关爱、关心、重视、鼓励激励等是否跟上基层干部的步伐?关心不是一句空话,关心不是做样子,关心就要换位思考,站在干部的角度去考量,减负这么多年,基层是否真的从繁琐的工作中抽离出来,去更好的服务群众了,晋升是否还是学历、身份的各种限制,让他们望而却步,叹而观之。负担变成重担,付出和回报是否成比例?要知道,给位子、压担子,不仅意味着担起更大的压力、扛起更重的责任,而且也应该包括激发更大的心劲、激发更足的精气神。把这些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解决好,才能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避免让他们陷入“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境地。

  一个好干部是培养出来的,不仅要靠自身努力,还要靠组织培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此而言,组织理解、信任、关心、爱护,成为干部成长不可或缺的“沃土”组织重视、关心、支持成为干事创业的“桥梁”;勇于挑重担、敢啃硬骨头、能接烫手的山芋成为干部成长的“动力源泉”,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成为干部成长的“臂膀”。惟其如此,才能持续壮大基层治理的主力军队伍,让更多基层干部真正想干事、干成事、能干事。

  

  责任编辑:李晓恒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cyj/20220616/6985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