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泰安市《善治有为促城泰民安》
发布时间:2020-07-16 来源: 作者:
7月3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泰安市《健全“三个一线”工作机制,鼓励干部—— 善治有为促城泰民安》,原文如下:
健全“三个一线”工作机制,鼓励干部——善治有为促城泰民安
泰安市扶贫干部在东平县州城街道单楼村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为补齐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短板,近年来,山东泰安市健全“三个一线”工作机制,把提升治理能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贯穿干部考察识别、教育培养、管理使用等各环节,推动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提升常态化、长效化。
一线识能辨才 导向树起来
“街道党工委针对疫情作了哪些安排?社区排查出多少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在岱岳区粥店社区入口轮值的志愿者边给群众测体温,边询问社区干部。这名志愿者还有一个身份——泰安市委组织部督查组成员。疫情期间,泰安市委组织部成立10个督查组,到农村、进社区、入企业,一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一边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治理能力的印证和参考。
聚焦考准考实干部治理能力,该市探索科学精准的一线识能辨才机制,把落实力、创新力、攻坚力、专业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五力”评价评估,嵌入一线考察干部工作中,切实把治理能力突出的干部辨识出来、使用起来,让注重治理能力的导向树起来。
明确“五力”考察内容。落实力主要看干部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是否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创新力主要看干部在实践中是否大胆突破、勇于革新,创造性推动工作。攻坚力主要看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重大风险考验,是否站得出、顶得上、打得赢。专业能力主要看干部是否能用专业能力推动工作创新。应对风险能力主要看干部是否具备政治敏锐性,应对风险挑战是否决策果断、处置得当。
开展一线“融入式”考察。把一线作为干部考察的前沿阵地,下沉工作力量,主动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脱贫攻坚主战场、改革发展最前沿和突发事件现场,与干部一起研究问题、一起推进工作,零距离接触干部,全方位了解干部,多渠道观察、比较、印证干部治理能力和治理表现,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线精心培育 能力强起来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只有到一线艰苦岗位多经历“热锅上蚂蚁”般的锤炼,干部才能历练成才、淬炼成钢。泰安市健全干部一线培养机制,从课堂教育培训、重点工作实践、吃劲岗位历练等方面多管齐下,打出提升干部治理能力“组合拳”。
专题教学“培土”。开展“新泰安”专题教学,科学设置脱贫攻坚、应急处置等治理专题,增加文化旅游、货币金融等专业课程,采取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教学模式,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开办“泰山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围绕治理热点传道授业。去年以来,全市培训干部1.3万人次。
基层实践“墩苗”。健全激励干部到基层去机制,去年以来,组织67名年轻干部上下交流锻炼,164名干部到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一线历练,择优选派12名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或党委副书记,直接在重点岗位上积累治理经验、提升治理能力。
急难任务“助长”。把急难险重任务作为“磨刀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泰安市启动“到一线·肩并肩·战疫情”专项行动,21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市县1.1万名机关干部沉到社区与基层干部并肩奋战。同时,组织进企业、进项目、进农村、进社区“四进”攻坚行动,选派450名干部组成90个工作组,进驻90个重点企业、89个重点项目、68个村、155个社区,让干部在推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锻炼提升。
市文化和旅游局“四进”攻坚行动工作组进驻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文化旅游项目后,积极协调周边乡镇200多名工人帮助企业复工,联系媒体开展线上项目宣传推介,完成品牌招商300余家,意向商户200余家。
一线搭建舞台 身手显出来
端午前夕,泰山区科大社区空巢老人们家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社区驻地单位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他们为老人送来了甜甜香粽和党组织的温暖。这是该市机关干部到一线参与基层治理的缩影。
着眼推动广大干部投身社会治理,泰安市在农村和城市分别搭建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畅通党员干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渠道,为干部展现治理才华提供支撑。
在城市,整合社区党组织、驻地单位等治理资源,打造城市基层党建联合体,摆开干部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大阵势。同时,把到社区参与治理纳入述职评议、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指标。组织干部到社区认领岗位,开展结对帮扶和志愿服务,当好基层治理网格员,让干部服务群众有舞台。
在农村,以选派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主要渠道,引导党员干部到基层大显身手。坚持选“能人”、用“硬人”,把“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奉献、吃苦耐劳”作为基本要求。明确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等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履职考核,让干部成为群众信赖的顶梁柱。目前,该市从市县机关选派第一书记820名,帮助培育致富项目181个,助力村集体增收702万元。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山东烟台高新区:完善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