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跨越时空的“相遇”
发布时间:2022-08-28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现在看到的风景是绝美的,
而父亲当年渡河是绝难的
黄河水流湍急,奔腾着,呼啸着。湿润的水汽扑向口鼻,微阖双眼,王克西静静感受着黄河的壮美。
站在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黄河渡口,王克西临风东眺,仿佛看见80多年前那令人热血沸腾的出征,听见八路军将士们擎起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1937年,作为八路军的一员,王克西的父亲王志臻从这里出发,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一线。
韩城市芝川镇黄河渡口,天然良渡,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80多年前,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从这里开始了东进之旅。一路疾行,4万多人的抗日队伍抵达黄河东岸,随即马不停蹄地向抗日前线开进。
王克西按照父亲当年日记里的记录,来到了八路军东渡黄河的地方。王克西说:“风景依然是绝美的。”站在渡口,放眼望去,黄河边大片湿地保护区里,大朵大朵盛开的荷花让人心旷神怡。
穿越时空,相同的季节,相同的月份,王克西和父亲看到了一样的风景——“父亲也曾站在这里,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壮气势。”
1937年8月,王志臻在日记里这样描述:“已经在黄河边了,风景很好,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大小船舟,这情景绝非一般人能看到啊。”
有些故事永远留在了历史记忆的最深处。站在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前,王克西对当年那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场面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
“乘船4小时才到对岸,船行到沙滩上走不动,有的就下水去拖拉,因沙底是软的,怕陷下去,又走了一会儿,才上岸。”
4小时才到对岸,黄河有多难渡?王克西对着日记思考。
那首著名的歌曲《黄河大合唱》,刚好可以佐证昔日的艰难。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开篇便是这样的朗诵词: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
1937年8月,黄河之上,一艘艘渡船满载八路军将士们破浪向前。另一岸,刚刚渡过黄河的八路军将士们已经迫不及待,摩拳擦掌,准备随时投入抗日战斗。
如今,一条跨黄河高速公路桥贯穿黄河南北,人们只需驾车5分钟,就可以到达对岸的山西省。
在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馆前,王克西与一群前来参观的大学生偶遇。大学生们正认真地听讲解员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的故事。看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王克西的心又一次飞到80多年前:“父亲当年渡河时,也是在他们这个年纪吧。”
1937年9月25日,捷报传来。渡河后的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设下埋伏,一举击败日军精锐部队坂垣师团。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从沉沉暗夜到曙光初现,这是革命先辈们义无反顾的冲锋——
往前看,这支队伍刚刚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共产党人剩下的优秀血脉,为了中华民族,抱着抗击日寇的坚定决心,他们从这里东渡黄河。
往前看,就在八路军东渡黄河的十几天前,红军刚刚改编为八路军。脱下红星八角帽,换上新军帽,很多战士都哭了,王志臻在日记里难过地写下:“每个同志都把这光荣帽徽紧紧地包在包袱里……”
“现在看到的风景是绝美的,而父亲当年渡河是绝难的。”王克西说,难的不仅是黄河的艰险,更难在当时他们所作的选择。东渡黄河抗日,蕴藏着全民族觉醒的力量、蕴藏着八路军将士们同日寇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先辈们用无畏的牺牲铺就了后来的胜利之路。
三岔路交会的地方,
是历史,也是蓄势待发的未来
一个陌生的身影,站在午城战斗纪念碑前。来来往往的村民,忍不住上前对这个陌生人上下打量。
“外地人很少来午城这个小镇,除非是‘慕名而来’。”当地一位村民说。
这个当地人眼中的陌生人就是王克西。他脚下的这片土地,80多年前他的父亲也来过。
眼前,午城战斗纪念碑浓缩着时间的厚重,静静矗立。在这个连通3县的地方,王克西的父亲和战友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经历了人生中又一场刻骨铭心的激烈战斗。此刻,岁月斑驳的纪念碑前,历史与现实在眼前交错——
1938年3月14日,午城战斗打响。军史记载:午城战斗是八路军115师继平型关大捷后又一重大胜利,有效粉碎了日军进逼黄河的企图。
如今,往日硝烟不再。王克西的父亲王志臻在日记里写下昔日真实的一幕:“鬼子占领了午城、大宁县、蒲城。沿途到处是烧毁的房屋,被杀死的百姓,散落的弹药。”
时间容易让人淡忘,但有些伤痛早已刻在骨子里,凝固成了永恒的记忆。“如果你走近那段岁月,就会明白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先辈们作出原谅侵略者的选择。”王克西说。
在距离纪念碑不远处,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农拉着王克西坐在路边,聊起午城战斗。这位老农的爷爷和父亲都是那场战斗的目击者——
当时,老农的爷爷看到日本鬼子屠杀村民,就前去救助,也被日本人杀害了。老农的爸爸当年只有13岁,受到了刺激,几十年后提起此事,他仍浑身颤抖不已。这血淋淋的事实,被收录在当地的村史里,更深深埋藏于后代人的记忆中。
2020年,午城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引来投资全力打造“红色一条街”。这条约800米的长街,处处跃动着红色元素。长街尽头,就是午城战斗纪念碑。
王克西老人说,路的尽头,是开始的地方,是曾经的历史,也孕育着从这里蓄势待发的未来。
正值暑假,一些学生来到纪念碑前,聆听先辈故事,向先辈致敬。午城镇90多岁的村民刘二娃,一遍遍给前来参观的学生讲述自己亲历的午城战斗:“日本人一来,老百姓就往山里跑。山里没有路,领头的八路军就沿着山里的河滩走……”学生们围坐在老人跟前,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我走过您走过的路,
并让后辈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行
列车缓缓驶出月台,加速,飞驰……
如今,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出门坐高铁,已经变得和搭载公交车一样便利。“不知道父亲看到今天这么快速的发展,会有什么感受呢?”王克西翻开1938年12月31日的日记,父亲王志臻在日记里这样展望新的一年——
“迎来1939年,抗战更伟大,也将是更艰苦,更困难的一年。我们只有克服一切,在敌人后方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新的抗日根据地。我军跨过了平汉铁路,在这广大的平原上站立着,这些都依靠群众。”
王志臻当年在日记中记录的那条平汉铁路,就是京广铁路的前身。
80多年前,平汉铁路是沟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条铁路成为敌我双方斗争的焦点。
1938年,为阻止日军南下进攻武汉、向西进攻西安,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开始执行破坏铁路、阻断敌军运输的任务。日军在平汉铁路沿线的车辆、线杆、铁轨等经常遭到破坏。“平汉铁路破坏队”声东击西,让日军苦恼不已。
放在历史的大坐标系中审视父亲的日记,王克西发现,即使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也抱着必胜的信念。这年5月,毛泽东作《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指出经过长期抗战,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为夺取抗战胜利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抚今追昔,恍如隔世。
如今,复兴号风驰电掣,铁路“大动脉”延伸出无数“毛细血管”,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铁上的国度”。
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不断重新定义远方。高速飞驰的列车就像这个时代本身,正承载着人们的梦想,不断向前发展。
走父亲走过的路,王克西老人触摸到了历史,并看到一个愈发生机勃勃的中国:那个积贫积弱、战乱频繁的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一个文明进步、开放自信的新时代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王克西9岁的小孙子王泰然给他背过一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我走过您走过的路,并让后辈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行。”9岁男孩王泰然的举动,无意之间也是对王克西老人重访父亲抗战路最生动的注脚:“先辈们,您看到了吗?今日中国,‘路’的彼岸,早已通向繁华与希望……”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09878.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杨绛的“晕船哲学”和“香料比喻”
- >>下一篇: 严防年轻干部“失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