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铁力:强化综合履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质效
发布时间:2024-09-25 来源: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擦亮呼兰河这张“绿色名片”黑龙江铁力:强化综合履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质效
如果将黑龙江省的地理版图放到最大,会发现跃动于其中心位置的正是铁力市。东枕小兴安岭千里林海,西接松嫩平原万顷良田,原始林木葱郁广袤,呼兰河水悠然而过,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了铁力市独特的“名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铁力市检察院围绕当地“生态立市”的核心理念,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力度,构建“绿色检察”综合履职新模式。在铁力市检察院的不懈努力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以“智慧”模式固定证据
“喂,能看见吗?”
打开智能大屏,呼兰河流域新兴村现场的画面跃然而上,拍摄时间和经纬度同样清晰可见。
“画面很清楚!”坐在铁力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指挥中心的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任慧瑶与现场的检察技术人员开始连线。
据悉,2022年5月,铁力市检察院建立了公益诉讼指挥中心。“铁力市森林广袤、河流绵延数千里,砍伐树木、破坏河流生态环境案件数量不少,此前检察官踏勘和固定证据只能靠双腿,费时费力。因此,我们成立了公益诉讼指挥中心,通过无人机大面积拍摄现场情况,帮助提升办案质效。”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裴海军告诉记者。
2023年3月,铁力市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呼兰河流域新兴村的河道内有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该院迅速开展调查,检察技术人员带着无人机来到了现场。“气温逐渐回暖,积雪融化,其中包裹的垃圾逐渐显露出来,尚未融化的白雪也已凝成了黑冰。”负责现场勘测的检察技术人员马梁程说。
通过倾斜摄影及三维建模,无人机采集了案发地的影像,并将画面和视频实时回传到公益诉讼指挥中心。“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垃圾,它们会被雨水冲入河内,造成河流污染。”2023年4月13日,铁力市检察院对该案立案调查。
为了让证据更加客观、准确,任慧瑶依据航拍画面选取了29张照片,这些照片清晰地展现了垃圾的面积与形态。
垃圾从何而来?谁应对此负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水务部门对水环境负有监管、保护的责任与义务,铁力市检察院随即与水务部门联系。水务部门调查后得知,是环卫部门在清理冬季积雪时将路面积雪抛入河道中,导致垃圾与积雪混杂。随后,水务部门向环卫部门发函,要求其尽快清理河道内的垃圾,未来也不再随意将垃圾抛入河道中。
2023年6月,铁力市检察院检察官和水务部门工作人员一同来到新兴村附近河流流域开展“回头看”,垃圾已然消失,河流潺潺,安详静谧。
用心办理群众身边“小案”
呼兰河流域的砂石资源十分丰富,因砂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有人便为了牟利盗采。
2023年1月,铁力市检察院在办理赵某、兰某等3人非法采矿案等案件时,发现辖区非法采砂行为较多,遂向水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水务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着手督办,增加巡查频率,还与公安机关、自然资源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发现非法采砂的违法犯罪行为后,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在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的同时,及时报送给检察机关。
“最近,我正在办理一起砍伐珍稀树木黄檗、水曲柳的案件。因自家耕地附近树木树荫影响到了农作物生长,王某便私自砍伐了树木。”铁力市检察院检察官丁春野介绍。“王某内心并没有多大的主观恶意,他不懂法律,也不知道自己砍伐的珍稀树木要花多久才能长成如今的样子。”
在审查起诉阶段,经过检察官的耐心释法说理,王某认罪认罚。据此,铁力市检察院对王某以涉嫌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提起公诉的同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王某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补植树木48株,并开展为期三年的管护。最终,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全部建议,作出相应判决。
案件虽小,但反映出当地群众法律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办案时,丁春野每次讯问完犯罪嫌疑人、接触到和案件有其他利害关系的人,总会嘱咐几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既然老百姓不知道,那就多跟他们说上几回!”
“我们既惩治了犯罪,又加强了宣传,今后这个村子里就应该不会再有类似的犯罪了。”丁春野告诉记者。
把生态修复的文章做得更好
有人破坏森林资源,判了刑,罚了款,宣传过,是不是可以到此为止?
裴海军经过思考,认为履职到这里之后“仍然可以更好”。因此,他决定推动建立一个既能产生警示教育作用、又有实际环境保护效果的补植复绿基地。
前期选址就费了大功夫。裴海军召集刑事和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组成专门小组,召开会议进行分析、探讨,还驱车来到林场选址。跑了几次,专门小组终于选定了补植复绿基地的地址,都是在交通便利、人员密集之处,有一个还在通往景区的必经之路上。这样不仅方便犯罪嫌疑人和违法行为人前来补植,还能给过往的行人都“提个醒”,让他们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023年4月27日,铁力市检察院与辖区三家林业局有限公司分别设立的“检察公益林暨异地补植复绿生态修复基地”揭牌成立,针对相应辖区发生的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铁力市检察院引导和监督相关当事人在检察公益林中补植林木。
在此之前,该院和三家林业局有限公司建立了协调配合机制。“补植复绿也要有章法。首先,我院会监督行政机关和法院依法决定相关当事人要补植树木的数量。接下来,根据协调配合机制,由林业部门指派专业人士决定种植的树种,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后续我院公益诉讼部门也会定期到补植复绿基地检查,如果发现树苗有枯死的情况,会寻求林业部门的帮助,也会要求相关当事人负责到底。”铁力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娇介绍道。“自协调配合机制建立以来,我院共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21件29人,监督补种树木累计9444株。”
“现在公益林的景象已经很壮观了吧?”记者问。
“还没呢!为了让补植复绿效果达到最好,我院要求当事人种植树苗,而非直接移植成树。目前,这些小树苗都在成长之中,再过几年就会长大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刘娇笑着答道。
原文链接:https://www.hljjcy.gov.cn/hljsrmjcy/C105/18344705243701534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法治日报】泰来:构建涉家暴案件信息库
- >>下一篇: 省检察院党组会强调:发挥检察职能助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